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智能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实物门券逐渐被电子门券取代,但正是随着这种无实物门券的趋势愈演愈烈,让实物门券的收藏价值愈加凸现。作为参观游览凭证的实物门券,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与艺术价值。它们不只是承载了“到此一游”的参观旅行的情感纪念品,更是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见证 ,记录下了景区的发展、文化的提高、社会的前进、审美的变化。同时,设计精美的门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一种值得珍藏和欣赏的艺术品。因此,门券的收藏价值,远远地超出了作为门券载体的纸张或其他材质本身。尽管各类门券都有其收藏价值,收藏价值的高低也因人的偏好、情感的迥异而有不同的认知标准,但是,一般而言,门券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是构成门券收藏价值的核心因素。
一、历史价值
门券不仅仅是入门凭证,更是社会变迁的档案之一。它们记录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社会变迁:不同时期门券上的信息,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如清末至民国初期上海的公园、电影院、戏院、游乐场所等地的门券,说明了近代商业化娱乐已经兴起,同时,其票价也反映了当时市民的消费能力。民国时期上海市的戏剧演出门券,不仅印有演出时间、场所和内容等,有的背面还印有注意事项和广告等,这映射出民国都市化进程中的商业文化与公共服务意识。现存的一张1914年颐和园的入场门券,就颇具研究价值,该门券左下方印“此券概不收费”,说明是一张赠券,但只有特定阶层才能得到该门券,得以进入颐和园,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此外,景点门券价格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市场化进程,而公益性博物馆、公园从收费到免费进入,则反映出了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公众文化素养水平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体现出了国家的一种人文关怀。
2.时代特征:门券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发行背景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上。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不少苏联东欧国家来华艺术表演门券,而西方国家则几乎没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友好国家。那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所以反映经济建设成果的各类展览会比较多,这些都被留存下来的门券忠实地记录下来。还有“文革”时期的门券,尤其是印有语录或者革命图案的门券,带有浓厚的政治符号,这些门券因时代符号鲜明而备受关注,已成为特殊年代集体记忆的载体。再如一枚枚改革开放主题的门券,则组成了一部生动的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
3.重大事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在门券上多有记载。如抗美援朝主题的门券、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活动的门券、世博会和奥运会的门券、载人航天主题的各类展览门券、一带一路重大成果的门券、疫情期间使用的印有与防疫抗疫相关内容的门券,以及庆祝景区申遗成功、景区开放首日或修复完成再开放日的门券等,都具有重大的历史纪念意义。
二、文化价值
门券的设计往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各地的门券设计一般都融入了当地特色,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通过门券,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拓宽文化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精神象征:门券作为历史文化的缩影,承载着浓厚的精神象征,其主要体现在其设计理念和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上。天安门门券上的城楼和五星红旗,已成为中国国家的象征,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意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共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里),门券上的共青团团徽象征着青年团的使命和责任感;上海豫园门券上的龙墙,既体现了设计建造者对龙这一中华民族图腾的崇拜,同时也融入了风水学的元素,已是一处具有深刻文化寓意的建筑;三星堆门券上的青铜面具,诉说着古蜀人的祖先崇拜和独特的祭祀形式,古蜀文明特色跃然券上。
2.地域特色:门券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设计元素和所展示的内容上,通常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黄山门券上的迎客松,是黄山的“五绝”之一,也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庐山门券上的飘渺云雾,是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早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题材,增添了庐山的文化魅力;武夷山门券上的九曲溪流,不仅以秀丽的自然景观闻名,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有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敦煌莫高窟门券上的飞天图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飞天已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3.民俗风情:门券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对各地风土民俗的展示,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传统节日、十二生肖、节气等都在门券上有所展示。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我们的节日”系列门券,图文并茂,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搬上了门券。其设计将节日特色元素和公园的标志性景点相结合,具有浓郁的节日文化特色。
三、艺术价值
门券虽小,却凝聚了工艺、美术、摄影、书法、雕刻、印刷等多种艺术,非遗工艺、地方特色工艺、各种创新工艺在门券的设计印制过程中广泛得到运用,更增添了门券的艺术性。
1.非遗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已被融合到门券的制作中,平添了几分门券的艺术价值。四川绵竹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绵竹年画博物馆的门券就采用了木板刻印、手工彩绘为特色的绵竹年画形式,色彩鲜艳明快,构图丰富夸张;浙江杭州西湖博览会的门券采用了非遗项目,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材质;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的门券,运用了非遗项目中国剪纸的形式;武夷山的门券则采用了竹刻这一非遗制作。这些门券都结合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让人爱不释手。
2.地方工艺:地方的材质和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将其运用到门券制作中,使得门券地域文化特征愈加明显。黄山天都峰的麦秆门券,就非常有地方风格。
3.创新设计:传统的门券一般都是纯纸质的,后来发展到门券的材质与工艺不断创新,特殊材料被更多的运用到门券的制作中,工艺复杂度越高的门券,艺术附加值也就越高,更具有观赏性和独特性。北京大观园、西藏几个主要景点为代表的立体图案门券,让人感受到了三维的图案美;北京颐和园佛香阁的激光全息门券给人以特殊的美感;南京蝴蝶博物馆的蝴蝶标本门券、上海桂花节的桂花标本门券,带来了大自然的气息;雁荡山等地的嵌章门券则增添了门券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各类磁卡门券、光盘门券、金属门券、木质门券、布质门券、陶瓷门券等等,都丰富了门券的载体。除了材质的创新,门券形状也由长方形、方形、圆形等向异形拓展,各类异形门券在门券收藏领域大放异彩,甘肃兰州首届丝绸之路节开幕式的骆驼形状的套券人见人爱。还有可邮寄的明信片门券将门券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
四、经济价值
门券作为一种收藏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上述门券的三种价值不同的是,门券收藏的经济价值不仅仅与门券本身的一些因素有关,还要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门券往往能在交易中有很高的成交价,这和其稀缺性、品相佳等因素密切相关。稀缺性主要体现在其发行时间、发行量、存世量、发行规格及渠道等方面。
1.年代久远:发行时间越早的门券,越珍贵,越有收藏价值。比如清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门券因年代久远,已具有文献和社会发展变迁史的研究价值,价格自然不菲。
2.量少质优:发行量少的门券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其他门类的收藏品一样,“物以稀为贵”同样体现在门券的收藏价值上。那些限量版发行的门券,在门券收藏领域早已成为藏家争相追逐的目标。此外,门券的品相与保存状态也是门券收藏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票面完整,无折痕、无褪色、无污渍的门券收藏价值更高。比如同样一张门券,全品的和不完整的相比,由于前者更难得,信息更全,审美价值更高而市场表现完全不同,价格相差悬殊。
3.渠道特殊:发行渠道特殊的门券,由于比较难得,也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比如一些特殊人群参观券、试运营券、外宾券(典型的如武夷山、龙门石窟等)、各类赠券、贵宾请柬(广义上也属门券范畴)等,在门券收藏领域都比较受追捧。
总之,我们收藏门券,触摸到的不只是藏品的温度,更是在感受方寸之间的各类印记,是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及重大事件的再次解读,是对美的不断追求,这或许就是门券收藏的魅力,也是为此投入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的价值所在。
作者通联:
邮编:201114
地址:上海市浦秀路1536弄保利茉莉公馆一期55号302室
电话:1364174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