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在沈城寻“保”(6)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位于大东区地坛街30-3号,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战俘集中营,也是其中众多战俘营中关押盟军军衔最高,遗址保留较完整的战俘营,当时被称作奉天战俘营,即日本人所称的“奉天俘虏收容所”,后来也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1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共关押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国家的2000多人。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座战俘营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战俘营占地面积约45355平方米。
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有1号战俘营房及附属用房。依托战俘营遗址修建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旧址陈列馆,占地面积12000余平方米,馆内常设展览为《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史实陈列》和《战俘画笔下的战俘营》,共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史料近百件。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是关押盟军战俘国别最多、级别最高、数量最大的一座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本所设战俘营的典型代表。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见证了人道主义受到肆意践踏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工友与外国战俘之间的患难情谊。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是教育世人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历史遗迹和重要场所。
2013年3月5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修桥,交通有些堵,我们到达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时已经4点多了,没想到该纪念馆关门了,难怪沈阳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却成绩平平了。这一点一定要向吉林市好好学习,各种馆舍接待游客都要到晚上九点。
敬请关注吉林人在沈城寻“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