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门券交流节花絮(十八)
“穆棱河杯”第十三届东北地区旅游门券交流节圆满结束了,开幕之前我写了一些花絮,这是本人喜欢的一种形式。交流节开幕后,真的一点儿时间都没有了。会后想写个回顾,但觉得还是以花絮的方式来记录比较好,所以又继续写东交节花絮的续篇。
(47)第一次有分会场
大家还记得,春节晚会多年前设立了分会场,当时都觉得挺新鲜,各地都以能承办分会场为荣。没想到的是,在门券交流节中也有了分会场,这事是吉林市师友自发干的,无意之中开创了先河。
在交流节开始前,孙会长就和我商量,是否可以邀请部分券友到吉林市旅游,以分担组委会的接待压力。虽然感觉这么做很好,但我知道当时孙会长家里有两位老人住院,都是在抢救阶段,再分心来接待券友,真担心他受不了。当孙会长每天都多次在群里发邀请时,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还好,在关键的时候苗校长顶了上去,孙会长在百年老店招待券友时,他安排大家参观了该店的博物馆,通过他诱人的讲解,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参观“船厂”博物馆又是一大特色,来者都会感到不虚此行,收益多多。吉林市师友的举动让我感动,也为今后的交流节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48)我很内疚
回顾第十三届东北门券交流节,在长春市实际上就是李会斌、张占芝和我三个人唱了一台戏,表现最突出的是李会长。他平时出差很频繁,几乎长年不在家,交流节那几天他请了专门的假,全身心地投入到会务之中。由于家离的太远,关键的那几天他干脆住进了宾馆,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来参会的券友,只要得知到长春的信息,他都要亲自到火车站接站,让来者一到长春就感觉到了温暖。李会长的心很细,有我想不到的地方,他都会及时提醒。
我们三人的想法很一致,决不在参会者身上做手脚。为了工作方便,我们也在酒店开了房,所有费用都是自掏腰包。酒店老板有些不解,说我们和其他活动的组织者不一样,这样自然就得到了店方的尊重,我们不管有什么需求,老板都要主动压价,提供最优惠的服务。
活动全部结束以后,我们聚在一起为自己庆功,最后算了算账,结果每人搭进去一千多元。我的心里很内疚啊,跟着我一路打拼,最后还要个人掏钱补缺。可李会长和张常务没有一丝悔意,认为所做的一切很值得。
(49)三猴也开泰
当同姓氏的人碰到一起,并感觉不出什么。当同属性的人见了面,特别是同一年龄段的,就感觉很亲切。在我们门券收藏界里,就有三位同是1956年出生属猴的藏家,他们是天津的杨永军和武汉的宋宏,再就是本尊刘洪利了。更巧的我们三人都是八月份以后出生的,我幸运的成为大师兄。三人曾在一次交流会上见过面,遗憾的是没有合影。这次在东交节上相遇,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拍了一张三猴的合影。
提起猴弟猴妹的东北之行,我很是感动。永军夫妇特意为东交节制定了自驾旅路线,这样的支持是只有兄弟情才能做到。在多年的交往中,我们与永军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多次合作自驾出游,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宋宏是著名的国保门券收藏家,她的收藏成果,得到了全国门券藏友的认可。我们相识的较早,通过多次参加疯哥的国保文化小分队,友谊不断加深。经过她的同意,我可以称她为老姐,这是在门券收藏界的尊称,不是谁都有资格叫的。这次为了来东北,老姐经历了很多波折,才出现在东交会的现场。
此花絮刚写完,马上又出现一个花絮,我们三人的合影,不知用谁的手机照的,特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