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三十四之——徐霞客与佘山
上海 李金燕
5月19日被定义为“中国旅游日”,这是由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设立的非法定节假日,今年是第十五年了,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呢?这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徐弘祖,大家不怎么清楚吧,但我说他的另一个 名字,大家便都知道了,这就是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声,又字振之,号霞客。出生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爱父亲的影响,徐霞客从小就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的想法。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一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游历了半个中国。
1624年五月小暑徐霞客在福建籍学者王畸海引荐下,在松江佘山结识了陈继儒。陈继儒则因他酷爱旅行,经常餐霞宿露于山林野泽之间,为他起了“霞客”的别号。从此,他便以“霞客”为号,成为了如今我们最熟悉的称呼。
陈继儒何许人也,简单的介绍一下。陈继儒(1558年12月14日-1639年10月16日),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次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徐霞客先生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就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徒步群,驴友。所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写下了《徐霞客游记》一书。
东佘山徐霞客雕塑
整本游记中最重要的部分,记录了徐霞客的最后一次远行——历时四年的大西南之行。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次远行的起始点就是在上海佘山,因为佘山对于徐霞客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起点。据记载徐霞客在1624年至1636年的12年内5次到访佘山,这是徐霞客一生中所到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
从陈继儒隐居的东佘山脚下远眺西佘山(山顶建筑物为著名的佘山教堂)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秋徐霞客第五次前往佘山,从江阴出发,经无锡、苏州、昆山,24日过午至青浦,”下午抵佘山北。陈继儒“远望客至,先趋避“知道是徐霞客来了,于是“复出,挽手入林,饮至深夜。”并留它住了一夜。他这次来的目的,是要去“豺啤魔啸葱魅纵横之区,往返难以时计,死生不能自保”的大西南,是特地向陈继儒拜别的。
这也是徐霞客最后一次到佘山,年过八十的陈继儒主动为徐霞客写了多封给西南友人的信札,且都是一式两份,一份寄出,一份让徐霞客随身带去,以使霞客在远游途中能得到种种方便,遇到困难时可以获得帮助。正如陈继儒所担心的那样,徐霞客在游到湖南湘江时,遭遇行李被盗,行李中的银两、信函全部失去。好在云南的这些友人均已收到陈寄来的信件,早已恭候霞客的到来。对于81岁高龄的陈继儒来说,这是他所能给予徐霞客最大的帮助了,而对于徐霞客来说也恰巧是最珍贵的、最有价值的帮助。
徐霞客自佘山启程,“三里过仁山(即辰山)。又西北三里,过天马山。又西三里,过横山。又西二里,过小昆山,又西三里,入泖湖,绝流而西...根据徐霞客这段文字的记载,当时他旅行线路的松江段总长约为14里,即7公里。不过,当时徐霞客是乘船而行,经过三百多年的沧桑巨变,河道已经今非昔比。
现在辰山市河、马山塘、横山塘这三条水道还在,但是当时的路程和如今有所出入。现在游客如果从东佘山脚下西行,经辰山市河过辰山,再跟着徐霞客走过天马山、横山、小昆山和泖河,大约要走17公里的路程。而现在,沿着这条古道上有5个景点——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佘山园、西佘山园、天马山园、小昆山园和上海辰山植物园。
因长时间跋涉,徐霞客患有严重的脚疾,到云南时已无法走路,于是徐霞客更为专心地编写《游记》《鸡足山志》,基本完成《徐霞客游记》的编撰。1640年正月,徐霞客身患重病,丽江太守用官车将其送回江阴老家,一年后,54岁的徐霞客病逝于家中。
书于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