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即时机打”票
大安
几年前,在迪拜的朋友带回几张世界第一高的哈利法大厦登顶参观券,好几个款式,不错!最近在网上又发现哈利法大厦不同的登顶参观券,即微信朋友询问为啥不搞全门券给我?过了几天,答复来了:没办法给你收集全。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了,这地的参观券是即时机打,一天好几个样,经常换,没办法搞全。
我的思维从5G似乎向6G过渡。我联想到日本的东京塔参观券,我们一行四、五个人排队购票,打出来的票图案不一样?一打听,东京塔电脑售票机内贮存了大量塔图,即时打印,图案不同。早晨是旭日中的东京塔,晚上去东京塔万家灯火,景观很漂亮。让人感觉到“即时机打”票的时间性是那么深刻。
前些日子我写过介绍德国奔驰车博物馆参观券的文章,文中介绍了几张不错的参观券,典雅大气。随后票友留言,说这票应该是X种。实际上,目前没人知道奔驰博物馆用过多少种门票,因为馆方在“即时机打”不同的参观券。更绝的是奔驰博物馆依据参观人流,在平时与节假日、周末、早中晚、不用时段采用不同的票价,主要是调控参观人数。这种售票法就比较潮流了。
似乎感觉到参观券在进行一场“革命”,以前的一个景点几张票、什么色、什么价,大家都清楚,收藏门票的人缺什么补什么。现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即时机打票”,谁都不知道这个景点有多少种门券、多少种面值票。照这样下去,票多了,家里书柜得增加好多本子插票。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A I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票券收藏也面临新的挑战。以前总喜欢好为人师的人说别人“这票有X种,你还差个X 枚”。以后说话要谨慎了,因为A I智能票券出现,连景点售票的都不清楚今天卖几个式样的票啦!我们也要随时代潮流变化而大度一些,这票有,高兴!那张没,无所谓。重在参与,图个快乐。
中国会不会出现“大数据时代的即打机票”,完全有可能。目前一些景点的四季风光门票、二十四节气门票、博物馆不同文物票就是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出来的新票种。很受青年人喜爱。
真有那么一天,某个门票收藏展上出现一部“黄山365美丽风景”或“故宫宝物万万千”专题集,你不要吃惊,一个景点百张票,票票不一样。那都是正常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