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奇妙之旅“一寨两国”
2025年5月17号.在锦泰酒店早餐,七点半乘车前往瑞丽一寨两国景区游览,索朗导游给我们简单介绍了瑞丽这个英雄的城市。瑞丽市是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瑞丽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69.8公里,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其西北、西南、东南分别与缅甸木姐、南坎、九谷三市相邻,形成“一城连三国”的独特格局。作为320国道终点和泛亚铁路西线出境枢纽,瑞丽是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关键节点。是中国西南重要的陆路口岸和对外开放门户,以多元民族文化、边境贸易和玉石翡翠产业闻名。
一寨两国纪念门票
云南的边境总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一寨两国”景区 更是将这种惊喜演绎到了极致。在这里 一道蜿蜒的国境线将同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 中方一侧是银并, 缅方一侧是芒秀 两国人民共用一口水井、共享一片土地,仿佛国界不过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 而非真实的屏障。
正在使用的门票成人20元
在车上导游简单介绍了一下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期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如今滇缅公路还在,大约十余公里便抵达了“一寨两国”。踏入景区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火龙果树在蓝天骄阳下舒展枝口,南国风情扑面而来。
一寨两国水井
沿着指示牌前行不远处便是那座标志性的“一寨两国水井”一石塔下, 两个刻着“中国"与“缅甸”的石桶静静摆放。井水清澈 两国村民曾共用这口井取水, 井边的小石桩上刻着“共饮一江水"的字样, 让人不禁感慨: 原来和平与交融,可以如此具象。
继续漫步,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水沟、土埂为界,瓜藤随意攀爬过篱笆, 在缅甸的土地上结出果实;缅甸的母鸡悠然踱步到中国居民家门前生蛋。这种浑然天成的“跨国日常” 让游客在漫步时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最令人心跳加速的当属“一荡两国"秋千--这座建在国境线旁的秋千,轻轻一荡便能瞬间”出国"。
当我坐在秋千上,工作人员笑着提醒: “抓好扶手,要出国’喽! "随着秋千荡起, 身后是缅甸芒秀村的茅草屋顶 前方是中国银井寨的青砖小楼,脚下的土地在刹那交替, 这种跨越国界的奇妙体验,竟如孩童游戏般轻松。
一桥观两国
一桥跨两国
景区内的“一桥跨两国"同样令人难忘。这座玉石桥横跨两国界沟, 桥面镶嵌着7777块缅甸翡翠, 每一块玉石都闪耀着温润的光泽。站在桥上, 左手边是中国游客的欢声笑语 右手边是缅甸小贩的吆喝声, 中缅文化在此交汇成一首无声的交响曲。
桥的尽头立着71号界碑, 碑身斑驳却庄严 提醒着我们脚下土地的双重身份。
午后在“中缅街"闲逛, 琳琅满目的缅甸翡翠、木雕与傣族银饰铺满摊位。缅甸商贩隔着铁丝网递来香烟 中国游客用人民币交易,这种跨越边境的“无障碍贸易"仿佛早已成为日常。街角处 一群缅甸小朋友正在画他们用彩笔描绘着寨子的秋干、水井与金塔 纯真眼眸中映出的世界, 似乎从未被国界分割。
景区深处的“螺丝佛塔”是另一处震撼之地仿照缅甸朝圣地的金塔建造,塔身贴满金箔,微风拂过时 塔顶金铃发出清脆声响仿佛在讲述古老传说。塔下, 几位傣族老人正用缅甸语与对岸的熟人交谈, 语言与习俗的相通 让这里的人们更像同一屋檐下的邻里。
午餐时分,品尝了地道的傣族风味--酸笋煮鱼 泼水粑与烤猪 酸味开胃, 香料浓有 舌尖上的滋味与边境的文化一样, 充满了交融的层次。邻桌的游客分享着在秋千上“瞬间出国"的趣事,笑声中, 国界的严肃感悄然消解。
漫步至景区尽头,隔着边境铁丝网望向缅甸的芒秀村炊烟升起与银井寨的烟火气息融为一体。此刻,两国国旗在各自领土上飘扬, 却仿佛共同守护着这片和谐的土壤。“一塔佑两国"的大金塔在幕色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仿制的艺术品,更是中缅友谊的实体象征。
一寨两国, 不仅是一个地理奇观, 更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人类跨越界限的温情,提醒我们:文化、习俗与人心,远比政治边界更坚韧、更温暖。边境线上的奇妙之旅, 让我明白:世界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被界限分割, 却又被善意连接的地方。一寨两国, 是地理的偶然, 更是人性的必然。
下期:云南游记之五 腾冲热海大滚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