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场有温度的收藏盛宴
龙小平
第二十二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即将在乐山拉开帷幕,这场盛会不仅是门券收藏界的专业展示,更应成为连接全国券友情感的纽带。作为一名参与过多届展览的收藏爱好者,我认为本届展览可以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与创新元素,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和谐共鸣。
专业与大众并重构建多元展示空间是首要之策。建议将展区明确划分为专业展区与大众沙龙区两个部分。专业展区严格按照券协规则运作,确保评选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而大众沙龙区则可营造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设置自助展位,主办方仅供场地,其它的自理自管自理。让未能参加正式展览的券友也能展示珍藏。这种"双轨并行"的模式既维护了专业水准,又照顾了普通收藏者的参与热情,让不同层次的收藏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专题补缺沙龙的设立将极大提升展览的实用价值。通过会前微信群发布特定专题的缺品信息,参会者可针对性准备相关门券。现场可设置"红色旅游""世界遗产""足球"奇石"消失的景点""消失的景点"等热门主题交流区,帮助藏家完善收藏体系。这种精准对接需求的方式,能显著提高门券交流效率,让收藏不再是孤独的追寻。
知识互动环节能为展览增添趣味性与教育意义。鼓励有条件的券友捐赠富余门券作为奖品,举办门券知识抢答、辨伪竞赛等活动。这些互动不仅能普及门券文化知识,更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特别是吸引年轻群体关注这一传统文化领域。活动的优胜者可获得特色门券奖励,让知识的获取变得生动有趣。
电子纪念服务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创新之举。租赁电子屏自助打印机,为参会者提供现场拍照并打印服务,每张收取适量工本费。这些即时生成的纪念品可设计融入本届展览元素,成为独特的"数字门券"。这项服务既能满足券友留念需求,又能为展会增加适度收入,实现双赢。
文创衍生品开发将延伸展览的文化价值。除常规纪念章外,可联合乐山周边景区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特别关注那些已取消门票的景点。这些融合地方特色与收藏文化的衍生品,既能满足收藏者的需求,又能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形成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纪念品的设计应当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让文化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在具体实施层面,建议组建专门的策划团队,提前三个月启动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券协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活动预告,建立完善的线上报名系统。展会现场需合理规划动线,设置清晰的导览标识,配备足够的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
一场成功的门券收藏展览,应当是专业性与大众性、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乐山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期待本届展览能够突破传统模式,打造成为既有专业深度又有人文温度的文化盛会,让方寸之间的门券,讲述更加动人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