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暗河--广西百鸟岩秘境探幽
2025 4 月25 日,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 盘阳河在巴马群山的褶皱中蜿蜒流淌。我站在甲篆乡烈屯村的渡口,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百鸟岩洞口,忽然意识到这场旅行将带我潜入一个与地表世界平行的时空裂隙。
我来到售票中心花45 元购买了一张半价票,随后,我向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一下喜欢收藏门票,能否多给几张用过的门票?工作人员手头正好有几张废票送给了我,在此谢谢了!
成人门票90元,学生、60岁以上老人半价45元、70岁以上老人免票(巴马景区的门票正面都是一样的图案,只是门票背面不一样,是文字打印的景区名称、时间、价格)
一、 暗河之门:穿越地心的幽冥航道
乘竹筏滑入洞口的刹那,日光骤然收束成一道窄缝。船工熟练地拨动桨槽, 木舟在墨色水面划出涟漪, 头顶岩壁垂落的钟乳石如巨兽獠牙参差交错。忽然前方豁然开朗,一团天光从30米高的宆顶泻下,水中倒影恍若悬浮的银河。 船工笑着说:这是第一重天,洞里有三昼三夜。
随着岩隙光影的明灭交替, 时间感知被彻底瓦解。当第三次"黎明"降临, 洞壁突然密集起密密麻麻的巢穴, 蝙蝠群如黑雾翻涌掠过船头, 岩燕的啁瞅(zhou jiu)声在穹顶回旋。 船工指着石壁上一道裂隙:"看见那三个连写的‘人字吗?本地人说那是应龙蜕鳞时留下的龙纹.。”
二、 天坑密语:光与暗的生灵剧场
行至洞腹深处, 地下河竟凭空消失于石滩之下。 船工熄火停桨, 幽寂中唯有滴水的回响。我仰头寻找那著名的“昼夜之门”,此刻正午的阳光正从圆形天窗斜切进来, 光束中浮游的尘埃形成金色漩涡。 忽然一群岩燕疾飞冲天,翅膀掠过光柱时, 竟在岩壁上投下瞬息变幻的剪影图腾。
上岸驻足观鸟台, 洞外青山与洞内奇石在框形洞口组成水墨长卷。瑶族导游阿妹讲述祝著节的起源:传说创世女神密洛陀与布洛西结合后,派遣三女儿(瑶族祖先)进山开荒。三女儿在密洛陀赠予铜鼓和猫的帮助下战胜鸟兽灾害,丰收后于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母祝寿,形成节日雏形。另一版本提及密洛陀将铜鼓与猫赠予第三子助其耕作,后发展为感恩祭祀活动。她忽然轻声: “百鸟岩的灵性在乌不在洞, 你看那些燕巢, 都是密洛陀撒下的星籽。”
三、 长寿密码:裂隙中的生命交响
返程时逆光行舟, 洞壁石幔在暮色中化作流动的画卷。船工递来一壶山泉水, 说是从龙鳞壁渗出的"寿脉”。 饮下清冽甘甜的水, 忽然领悟巴马长寿之谜--或许正是这暗河在亿万年间过滤出的时光精华, 滋养着沿岸的生灵。
上岸后穿过刻着"世界长寿乡”的巨石,村口百岁老人正坐在香椿树下编织竹篮。她们的笑纹比洞内石纹更深, 却仍保有孩童般的明亮眼神。 阿妹母亲递来的火麻汤里, 漂浮着巴马特有的珍珠黄玉米, 据说这种在暗河雾气中生长的谷物, 每一粒都藏着光阴的密码。
暮色沉降时, 盘阳河泛起粼光。回望渐隐于夜的百鸟岩洞口, 忽然明白这个喀斯特裂隙不仅是地理奇观, 更是瑶族创世神话的活体博物馆。当现代游客用相机追逐光影变幻时,洞壁上的鸟巢依然按照密洛陀的节奏孵化星辰, 地下河继续在黑暗中书写新的岩层年轮--这或许就是巴马人长寿的终极答案:学会与时空裂隙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