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聚焦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分析门券收藏的发展现状与文化价值,阐述著书立说在知识传承、体系构建、市场规范及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呼吁更多力量投身门券收藏书籍创作,推动行业文化繁荣发展。
关键词:门券收藏;著书立说;文化传承;收藏体系
一、引言
门券作为出入文化、旅游、体育等场所的凭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伴随着收藏热潮兴起,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广泛参与,门券收藏已成为收藏界的后起之秀。然而,与集邮等成熟收藏领域相比,门券收藏的知识传播和理论研究仍显薄弱,著书立说的成果有限,社会影响力有待提升,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门券收藏发展的瓶颈。因此,推动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的重要性
1.经验积累与知识传承
门券收藏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属于新型的收藏领域,至今仍属于成长发展期。门券收藏涉及历史、文化、艺术、旅游等多领域知识,著书立说可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记录,为后人提供学习研究的素材。年轻收藏者能通过书籍快速掌握门券收藏的历史、方法与技巧,减少实践误区。同时,书籍也为学术界提供研究资料,助力相关领域的学术探索。
2. 构建收藏体系
当前门券收藏统一的认知标准与分类体系尚在完善。通过著书立说,对门券的分类、鉴定、评估,展集的评审标准,活动的规范运营等深入研究,可构建科学合理的收藏运行体系。这不仅便于藏家管理和应用藏品,还能提升门券收藏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促进建章立制的健康发展。
3. 规范收藏市场
随着门券收藏市场发展,假券泛滥、价格虚高、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不断显现。著书立说可通过分析市场规律,为藏家提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同时宣传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引导市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4. 文化传播与推广
门券收藏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著书立说能将门券蕴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提升公众认知与兴趣,吸引更多人参与收藏,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此外,门券收藏书籍可作为文化礼品,展现地方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的现状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门券界的有识之士,早已持续投身著书立说,各类相关书籍陆续出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据统计,目前可见的门券收藏类书籍约近百种,其中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约30册,内部资料约70册。按功能大致分为以下类别:
鉴赏类:介绍门券基本知识、鉴赏方法与收藏组织等,助力读者提升门券收藏的认知能力。如《门券收藏与鉴赏》、《旅游门券鉴赏》等。
图录类:以展示门券图片为主,兼具资料性,直观呈现门券外观与图案,彰显艺术魅力。如《乐山大佛景区门票图谱》、《粤券风华》、《灵山胜境邮资门票图鉴》等。
专题类:围绕特定主题收录门券,如《花开见佛》(佛教文化)、《亡魂归处——中国历代帝陵专集》(帝陵门券)等;以门券为媒介,结合史料解读图案文字,介绍人物、历史、文化等,如《券说中华名人》系列、《票说长征》、《趣味门券》等;融合诗词与门券,展现文学美感与收藏价值,如《京杭大运河·诗词门券集》《名诗佳券》等。。
展集类:展示收藏成果,挖掘文化内涵,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观赏性与收藏价值,具有示范意义。如《秋水集》、《向东是大海》、《衡阳记忆》等。
资料工具书类:兼具资料性与实用性,如《中国旅游门券收藏概览》(介绍全国收藏活动历史与现状)、《券海扬帆》(记录保定门券收藏协会重要活动)。
论文集类:收录研究论文与学术文章,展示理论探索成果,指导行业发展。如《全国旅游门券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第九届至十四届)、《中国门券收藏20年》等。
经验感悟类:总结名家收藏实践经验,启发性强。如《雨人访谈——集券九问》、《门券收藏笔记》等。
纪念类:为纪念重大活动、组织成立或刊物周年庆典等而编著,如《醴陵印记》、《鄂州纪实》、(记录国展资料)、《平遥古城申遗成功20周年旅游门券纪实》(全国世遗旅游门券邀请展暨第十一届全国旅游门券文化研讨会)、《风华正茂》、(石家庄门券收藏协会二十周年)等。
四、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面临的挑战
1. 专业人才短缺,编撰难成气候
门券收藏著书需要既懂收藏又具备写作与编辑能力的人才,但目前行业内此类人才匮乏。多数收藏者缺乏系统学术训练与写作经验,难以承担著书任务;同时,相关研究机构与学术组织较少,限制了人才培养。
2. 资料收集困难,书籍缺乏权威性
门券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资料收集难度大。早期门券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难以寻获,私人珍藏的特殊门券往往不愿公开,加剧了收集难度。此外,行业缺乏统一信息平台,信息分散难以整合,增加了资料收集的成本与难度。
3.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出版发行
著书立说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资金,从资料收集到编辑出版均需资金支持。但门券收藏书籍市场需求小、经济效益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行业内协会与组织资金有限,也无法提供充足保障。
4. 市场认可度低,销售推广困难
现有门券收藏书籍质量参差不齐,且研究视角单一(多集中于欣赏展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导致读者购买意愿低。此外,出版社因担心市场风险,对这类书籍出版持谨慎态度,进一步制约了出版与发行。
五、促进门券收藏界著书立说的设想
1.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书籍质量
领导重视并率先垂范,如蔡八一、石杰等券协领导已成为著书立说的先行者、引领者。
制定培养计划并加强指导,建议由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理论部牵头,选拔人才并组织开展写作活动,提升写作水平。
表彰先进以激励创新,建议设立“券藏文心奖”等奖项,表彰为著书立说做出贡献的藏家,推动行业发展。
2. 建立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进一步完善门券收藏研究网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功能,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历史资料、研究成果、藏品信息等,为著书提供支持。鼓励藏家上传藏品信息与研究成果,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
3. 拓宽资金渠道,保障出版支撑
通过争取政府文化扶持资金、社会捐赠、券友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收藏者自筹资金出版个人研究成果;与出版社合作采用版税分成等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结论
门券收藏作为收藏界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文化价值与收藏魅力。著书立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知识传承、体系构建、市场规范与文化传播意义重大。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共享平台、拓宽资金渠道与提升书籍质量等措施,可有效推动著书立说发展。相信在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下,门券收藏界将迎来著书立说的繁荣,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鸣谢:李新建先生提供券界已经出版书籍目录与简介。
作者通联: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隆兴西路惠腾公寓2-2-601
邮编:071051 联系电话:1360332888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