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景区2007
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有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含百家岩、红石峡、子房湖、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叠彩洞、茱萸峰、万善寺、峰林峡、青龙峡等主要景点。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层峦叠嶂,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著称,唐代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落差314米的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坐落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
红石峡满眼红褐色怪石得名,集泉瀑溪潭涧于一谷,融雄险奇幽于一体,被称为“自然山水精品廊”。云台山为道教之福地洞天,道教妙真祖庭;还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竹林七贤”的隐居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等。
青龙峡青龙峡作为云台山的主要景点之一,有“云台山第一大峡谷”的美誉。这里瀑飞泉悬,潭幽溪清,山水含情,草木解意。青龙峡是原始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是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景区。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站在岭巅,大有“举目四观天下小”之感慨;波澜壮阔的望龙瀑’神奇独特的倒流泉、妙不可言的七彩潭、堪称一绝的“石上春秋”、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构成了一幅幅极富创意的山水画卷。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2000米,南北走向。沟东面,峭壁耸翠,基岩裸体。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能歌善舞的小龙溪。它的溪床,由一层层高低不一、色彩有别、宽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台阶所组成。小龙溪则像一队美丽的歌舞明星,以层层台阶作舞台载歌载舞,翩翩历阶而下。并在每个石阶舞台上,表演出精彩的节目,奉献出妙不可言的美景。色泽悦目,清音悦耳。演奏出十二部美好的山水乐章,即:迎宾第一潭、九对情人、翡翠仙子、金潭银瀑、丫字瀑潭、群芳竞秀、隋唐山寨、清漪仙池、水帘仙居、碧玉仙子、仙踪剑影、龙凤呈祥。
在云台山风景画廊里,潭瀑峡(小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故得雅号:“潭瀑川”。
云台天瀑泉瀑峡,沟里高处群山如画屏,山中花木如锦绣,脚下清溪如云流。奇石、山泉、花香、飞瀑组成沟谷交响曲。沟的尽端是落差314米,雄冠九州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
红石峡位于子房湖南,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红石峡”。
又由于它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峡谷内特有的小气候。盛夏时节,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时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冬暖夏凉,温度适中,故又名“温盘峪”。
谷里分布“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
峰林峡以山水交融的翡翠湖为主体,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更有“云台天池”的美誉。
茱萸峰俗名小北顶,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锅由而得名。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
百家岩百家岩,魏晋时期,史称“竹林七贤”的 刘伶、向秀、山涛等七位名士曾隐居百家岩竹林二十余年,并先后结识孙登、王烈等隐士,留下了“孙登啸台”、“王烈泉”、“刘伶醒酒台”等遗迹。
万善寺万善寺座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下面,周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寺名也属御赐。主持方丈为中国金刚法大师--释海空。寺内放置的2米高铜佛,价值60万元,系泰国华侨所赠。还有一线泉、聚宝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试鞭石、望亲台等诸多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