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寺塔
古向东
图中2枚朔料门券中的无为寺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西北角的无为公园内,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佛塔,2006 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为寺塔始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 年),由安远县人杜监主持七望族建造,因位于唐代所建的 “无为寺” 后方而得名。历史上,无为寺塔屡经修缮:元朝末年,塔与寺均遭兵燹,木构部分焚毁;民国时期,塔被改建为警报台并进行局部维修;1984 年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塔刹、飞檐等结构。
塔为砖木结构,穿壁绕廊楼阁式,以青砖、黄泥拌谷壳及少量稻草筋砌建。塔体呈锥形,外观六面九层,总高 61.29 米(含塔刹 8 米)。每层设飞檐、平座和栏杆,有真假门各三,相互间隔,檐角吊挂铜铃,风吹作响。塔刹由铁铸相轮、刹链及宝葫芦组成,造型挺拔。
塔内设有 17 层(明层与暗层相间),底层为大回廊,登塔者可通过圭门、阶梯和回廊逐层而上。各层内壁设门或龛,部分楼层的圭门以墙壁厚度建成平斜两种巷道,设计精巧。
无为寺塔是赣南地区现存宋代高层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古代赣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艺。其建造工艺和结构科学,为研究江南古建筑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作为佛教建筑,塔体的飞檐、铜铃、佛龛等元素体现了浓郁的佛教色彩,是佛教在赣南传播的历史见证。
据《安远县志》记载,“登斯塔者,入圭门,步阶梯,循曲直,透玲珑,若龙钻穴,似鸟穿笼焉。身举九霄,日观万顷,红尘隔断,碧落披襟,岂非游览绝胜乎?”无为寺塔上还有一副对联:“十八层无为功成业就重光安远,上千年古塔宋造今修增色故园。”登斯塔,抚摸着旧时的青色塔砖,不觉已过千年矣。
目前,无为寺塔与烈士陵园、无为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安远县的重要旅游景点,是休闲旅游的为好去处。
注:本文引用了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