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26)抗日战争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三)

(上半部)

河北秦皇岛:王胜明
显示日期2025-08-11;访问次数:288; 电脑端

图片1.png

 一、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图片2.png

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09年张学良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图片3.png

杨虎城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 , 男,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自辛亥革命举兵起义,锐志讨袁,参加北伐,屡建战功。历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国民联军第十路军军长、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36年12月12日,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逼流亡海外,抗战爆发后主动回国请战,于1937年底遭监禁,先后关押于南昌、长沙、益阳、息烽、重庆等地,长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6日,被秘密杀害于重庆松林坡戴公祠。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

 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二、国共两党参与的几场战役

图片8.png

图片9.png

 (一)本溪抗联史实教育基地

 本溪抗联史实教育基地成立于2016年8月,地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基地隶属于中共本溪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是一家面向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以弘扬抗联精神,开展抗联史实培训教育为工作职责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全国知名的抗联革命老区之一,有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杨靖宇纪念馆、两次西征会议遗址、东南满省委遗址、关门山密营遗址、老边沟战斗遗址、摩天岭大捷遗址等红色资源。本溪抗联史实教育基地依托全国规模较大、史料较全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利用东北抗联史实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整合周边抗战纪念设施及抗联遗址遗迹等资源,结合县内抗联史实资源和省内抗战遗址遗迹资源,以“重走抗联路”为核心内容,开发设计1-7天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主题培训课程,秉承“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提高党性修养”的理念,精心组织师资团队,以短期培训和专题培训为主,以体验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教育为主要内容,寓教于行、寓情于景,全力打造“重走抗联路”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抗联史实干部培训教育基地。

图片19.png

图片21.png

 (二)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图片10.png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三)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图片22.png

 (四)阳明堡飞机场遗址

 阳明堡飞机场,在山西省代县阳明堡西南3公里,滹沱河北畔1公里,距苏龙口(原平管辖)西北4公里,占地400多亩,东为泊水,西为下班政村(原平管辖),南为小寨,北为小茹解,1935年(民国24年)为阎锡山所建,设备简陋,四周没有围墙,就地跑道,燃料和弹药贮存在下班政村的庙里。1937年10月1号,这座机场被日寇侵占,并接收了阎军撤退后的全部军需物资,作为进犯山西,轰炸崞县、原平(当时是镇子)和忻口的临时机场,是忻口战役日寇后方的军事基地之一。机场里停放着24架飞机(最多有过27架),白天轮番出动到前线狂轰滥炸,晚上停放在这里,机场内驻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200多人,还有敌守卫队100多人,没有房屋,在地窖宿营。

 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于同年10月19日,夜袭敌机场,炸毁敌机24架,击毙敌人100余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战列,已载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册。

图片6.png

 (五)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对此,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恩来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

 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陕北红军第二十九、第三十军和独立第一团至第四团以及第十五军团的骑兵团等合编组成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10月改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三八五、第三八六旅及教导团和特务、工兵、炮兵、辎重、骑兵营等。1943年2月,八路军第三纵队警备旅划归第一二九师建制。1945年8月,根据中央决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并入晋冀鲁豫军区。

 (七)八路军太行办事处

 又称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陇海路以北,正太、石德路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地区。1937年冬起,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晋东南,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除主力部队保持机动外,组成若干游击部队和工作团,分赴晋东南和平汉路以西的晋冀、晋豫边以及冀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又先后派出先遣支队、东进纵队和骑兵团深入冀南协助中共冀南特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

图片34.png

 (八)南京会战(1937年12月)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九)太原会战(1937年9月到11月)

 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省太原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系列重要战役的总称。

 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至11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省太原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系列重要战役的总称。这场会战包括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等重要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较大、战斗较激烈的一次战役。

 (十)张鼓峰事件纪念馆

 张鼓峰事件,亦称“哈桑湖事件”。1938年日本军队在张鼓峰发动反苏武装进攻的事件。张鼓峰地区位于图们江左岸,在中朝边境交接处,该地紧靠苏联境内的哈桑湖。1938年7月苏军在张鼓峰及其以北沙草峰构筑工事。是月29日,日本出动其驻朝鲜的军队和关东军发起攻击,一度占领该地区。8月初苏军反击,在图们江和哈桑湖地区南、北夹击日军,激战数日,日军惨败,苏军夺回张鼓峰地区。日本政府遂要求停火,12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此战事对日本北犯苏联的计划为一沉重打击。

图片39.png

 (十一)徐州会战(1938年3月到5月)

 徐州会战是抗战时期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展开的一系列激烈战斗。1937年,日本在取得淞沪会战胜利、占领南京后,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徐州地处黄河、淮河之间,地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战略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中原和武汉的屏障,更是中国抗战的关键节点。国民政府深知徐州的重要性,1937年10月16日组建第五战区,李宗仁出任战区司令长官,统辖山东全省及长江以北江苏、安徽地区的作战。南京沦陷后,为防止日军长驱西进,攻占武汉,蒋介石决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在徐州南北地区,发起大会战迟滞日军,以空间换时间,为中国军民向西南、西北地区进行转移做准备。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州会战一触即发。中国军队积极布防,准备迎接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保卫国家、抗击日寇付出巨大努力。

图片40.png

 (十二)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4月,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 6、7月间,陈毅、张鼎丞相继率领新四军第1、第2支队挺进到苏南,开展游击战争,至年底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图片41.png

(十三)兰封会战(1938年)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为将突出之日军第14师团歼灭于内黄、仪封、民权之间,兰封会战。命第29军团军团长李汉魂指挥第74军和第64军的第155师为东路军,从商丘西进;命第27军军长桂永清指挥第71军为西路军,从兰封东进;命第3集团军孙桐萱部及第20集团军商震部为北路军,在定陶、菏泽、东明、考城(今兰考东北固阳)附近切断日军退往黄河北岸的通路。同时命第8军军长黄杰指挥第8军、第94军的第187师及第24师等部坚守砀山、商丘,阻止由徐州沿陇海路西进的日军。

图片42.png

 (十四)武汉会战(1938年8月到10月)

 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继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会战。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止,历时4个半月。日军投入的兵力约35万,中国参战的部队约100万。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整个抗战中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拟的。

图片43.png

 (十五)随枣会战(1939年5月)

 随枣会战是发生在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1939年5月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解除国民革命军对平汉线(现京汉铁路)交通的威胁,以第三、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四旅团等,向随县、枣阳地区进攻。为牵制和阻击日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个集团军和江防守军进行防御,并实行反击。战至23日,第五战区部队先后收复枣阳、随县。日军退回钟祥、应山,恢复战前态势,会战宣告结束。国民党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图片44.png

 (十六)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和慈溪市观海卫镇,总占地面积为93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217平方米。该旧址群包括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其周边的多个重要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2]这些设施包括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旧址、浙东韬奋书店以及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整个旧址群的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各建筑保留了当年的历史风貌,是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

图片45.png

 (十七)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

 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8月,日军第11集团军便调兵遣将,集中了步兵10万,陆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海军一部的强大兵力,企图集中打击第9战区主力,并在政略上实施日本政府以打诱降的计划,企图挫败国民党军的抗日意志导致国民政府屈服,从军事上配合推出汪伪政权。

 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第9战区仍与日军隔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1941年后,日军酝酿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因苏德战争爆发,日军积极准备对英美开战,无力投入更多机动兵力,被迫缩小规模,仅将目的定为予9战区中国军队一次重大打击。

图片46.png

 (十八)昆仑关战役博物馆

 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南宁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9次战役,最大而且十分惨烈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之战”。 1939年12月18日,中日双方在这里展开大战,双方主战的都是善打硬仗的部队;日方主力是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坂垣旧部,被誉为“钢军”的第5师团;中方主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的、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第5军。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昆仑关。这是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台儿庄作战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战后,人们在山下修建了一座三门四柱石牌坊,山顶上也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碑亭,从牌坊到山顶有一道331级的石级道。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题词、题联或书刻碑文纪念这一战役。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许多学生、群众到这里凭吊、瞻仰和祭扫。

图片47.png

 (十九)诺曼罕战争遗址陈列馆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失败。

 下期:抗日战争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三)下



编辑:吕凌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8-11 07:39:10

我钦佩张学良先生: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8-11 08:39:21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8-11 08:55:59

抗日英雄谱,胜利属于人民!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8-11 10:31:29

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8-11 10:49:40

抗日战争,彪炳史册!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8-11 10:56:48

有的战役没说最后结果,王老师弘宏长篇,我一一细读了,学习到了.

姓名:刘伟章; 时间:2025-08-11 12:23:14

开篇的第一张照片,摄于我的家乡临潼陆疗对面的西安事变厅。看到它,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亲切感,只可惜,这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景点如今已被拆除,实在令人惋惜。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8-11 15:12:36

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8-11 15:30:18

学习了,谢谢王老师!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8-11 16:29:36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8-11 17:48:44

学习抗战历史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8-11 17:51:36

美文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8-11 18:05:31

欣赏了!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5-08-11 18:54:16

全民抗战的重大历史事件!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5-08-11 19:54:38

期待下篇,谢谢胜明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8-11 20:22:18

一张张门券展现了一部部抗战史。谢谢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8-11 21:50:33

拜读,学习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25-08-12 07:07:19

用门票回顾历史,欣赏学习佳作,长知识了!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8-12 15:40:03

抗战的重大历史事件!欣赏了!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