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牺牲最惨重、损失最巨大的反侵略战争,其影响深远,直接改变着亚洲乃至世界格局。中华大地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华儿女在各个抗日战场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从不屈服日军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法西斯暴行,抛头颅,洒热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讲好抗战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我在30多年的门券收藏资料中,选出抗日英雄门券,以飨读者,以表纪念,警示后人,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左权 湖南醴陵人,1937年8月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在抗日反扫荡战斗中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 河南镇平人。曾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等职。后在河南八里庄战斗中牺牲。
吉鸿昌 河南扶沟人,1933年联合冯玉祥等组织了晋绥抗日同盟军。
何云 浙江上虞县人,一生从事新闻事业,曾任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1941年在抗日战争时光荣牺牲。
聂耳 云南昆明人,以文艺为武器参加革命活动,创作了很多鼓舞人民的革命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国歌。
白求恩 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1938年初率领加拿大、美国卫生医疗队到中国担任晋、察、冀边区卫生顾问支持抗日战争,1939年病逝于河北唐县。
柯棣华 印度孟买人。1938年受印度国民代表大会为派遣印度援华医疗队在延安、华北等地为抗日军民服务。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病逝于河北唐县。
杨虎城 陕西蒲城人,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抗日爱国将领,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张学良 辽宁沈阳人,抗日爱国将领,曾与杨虎城共同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为抗日战争胜利功不可没。
杨靖宇 河南确山人,“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任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总指挥,率部转战东南满,威震东北。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今靖宇县)三道崴子孤身与敌周旋五昼夜,弹尽粮绝,壮烈牺牲,年仅35岁,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日军解剖其遗体时发现胃中仅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无一颗粮食,令敌震惊。
赵尚志 辽宁朝阳人,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东北革命军北满抗日总司令等要职,1942年身负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
李兆麟 辽宁辽阳县人,1933年与赵尚志组织反日游击队,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松江省副省长。
赵一曼 四川宜宾人,“九一八”后在满洲省委工作,1936年抗日战争中因负伤不幸被俘,在狱中不屈不挠,1937年被敌人杀害,是坚贞不屈的抗日女英雄。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冷云、胡秀芝、杨桂珍等八位女同志,在日军突围情况下,主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因子弹打光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他们宁死不投降,集体跳河殉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女投江”。
关向应 辽宁大连人,在抗日战争的前中期(1937-1940年秋)直接参与前线指挥作战,为晋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他在政治工作方面的建树,对120师和整个晋绥地区的抗战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炳辉 云南彝良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新四军的重要将领,在华中敌后战场发挥了关键作用。
周恩来曾评价他 "正派耿直,英勇善战",其战术思想至今被军事学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