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湖南抗战08湘西会战:最后一战的血色丰碑
龙小平
1945年4月,湘西的崇山峻岭间,一场决定国运的决战骤然爆发。日军为夺取芷江机场——这个曾起降飞虎队战机、击落两千六百余架日机的战略枢纽,集结十万兵力发动“芷江攻略战”。中国军队以王耀武第四方面军为骨干,布防于雪峰天险,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终极对决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中拉开序幕。
溆浦县的鹰形山,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丘陵,注定要成为历史的血色注脚。当游客手持“英雄山”门券进入纪念馆,券面照片上纵横交错的战壕与堆积如山的弹壳,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1945年4月9日,日军116师团精锐猛扑鹰形山,企图打开通往芷江的通道。 中国守军第74军51师官兵脚穿草鞋,在泥泞陡坡上与敌殊死搏杀。当弹药耗尽,数百名战士扯掉早已磨烂的草鞋,组成敢死队赤脚攀岩发起白刃冲锋。一位幸存老兵回忆:“岩石割得满脚是血,但听见弟兄们的喊杀声,只想着多砍几个鬼子。”
拉锯战持续整整二十八昼夜。山顶阵地七度易手,刺刀折断了用枪托砸,枪托碎裂了用牙咬。硫磺与硝烟将山岩表层烤成惨白,混合着喷射的血浆,在暴雨冲刷下形成诡异的粉红色溪流。 当中国军队最终全歼日军四千余人收复山头时,整座山体已找不到一块完整的青石。溆浦百姓含泪收敛烈士遗骨,从此将鹰形山更名为“英雄山”——每一寸焦土,都是血肉浇筑的纪念碑。
雪峰山脉的其他战场同样见证着日寇的末路癫狂。洞口保卫战中,日军竟驱赶平民为肉盾攻城。守军第19师57团团长钟雄飞红着眼睛下令:“等老乡们过完战壕再开枪!”士兵们强忍怒火,待百姓冲过防线后突然开火,日军队形瞬间崩溃。在高沙市巷战中,百姓自发拆门板为军队搭建掩体,老妪将滚烫的桐油泼向攀墙日军。军民一体铸就的钢铁防线,使日军“芷江攻略”彻底破产——此役共毙伤日军2.8万余人,成为抗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会战之一。
几月后的8月21日,日冦受降代表来到芷江。
当胜利的电波传遍全国,湘西群山中幸存的草鞋战士,正用缴获的绷带包裹溃烂的双脚。他们不知道,自己用血肉之躯在雪峰山麓画下的这条终止线,不仅终结了日军侵华攻势,更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受降仪式前五十二天,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首次接受敌国投降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