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溪河畔法藏寺:从桃花庵到梵音绕,一券藏尽岁月痕
林泳
自贡,这座镶嵌在四川南部的明珠,与乐山、宜宾、内江三地相依,一条碧绿的釜溪河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将城区温柔地分为古韵悠然的老城与活力焕发的新城。河岸边的富台山,层峦叠翠间藏着一处清净地——法藏寺,它背倚青山,面朝碧水,在晨钟暮鼓声中诉说着近百年的故事。
1933年由自贡市尼众释寂贤主持,商同施主、大盐商王德谦捐助,募化在盐井河沱湾岸上破旧的小庙桃花庵原址,修建法藏寺。法藏寺始建于1943年,当时整个殿堂佛像有六尊,由于当时法藏寺不大,而各大行业帮会都有自行供奉的始祖,所以灯火也不怎么旺盛,文革期间为破除封建迷信,法藏寺也在被毁的行列之中,为弘扬佛学当时的住持慧方大师复修大殿,重塑佛像五尊,1991年获地方善士的赞助,政府大力支持并扩建大殿修暮金身,历经四载终于在1995年落成。在重塑佛像金身的同时,寺庙也进行四期扩建,分别为1991年—1994年;1994年—1996年;1996年—1998年;1998年—2000年。 法藏寺整个殿堂高十五米,九柱鼎立,飞檐翘角,龙巡屋角,气势非常宏伟,另后期扩建的观音殿、弥勒殿也成为善男信女、游客拜佛游览的胜地。
法藏寺从建寺后使用的门券就只有一种塑料门券,该门券尺寸为12cm*3.9cm,门券图案为法藏寺的正大门,门券右面印制有自贡法藏寺参观留念,反面为法藏寺的介绍,该门券没有印制金额,从寺内的居士口中得知,此门券于2008年—2015年向游人出售,售价1元
后来由于政府对公园取消入园门券后,来寺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对此都有了意见,后商议取消其入寺门券,而使用数年的法藏寺门券也完成了最终的使命
虽然法藏寺的门券消失了,但来寺庙烧香还愿的人更多了,我想可能是菩萨的显灵,也可能是法藏寺修建在釜溪河旁吧,依水而建,依水而生,所有的“灵气”都汇聚到了“沱湾”,流入了法藏寺。晨钟暮鼓间,釜溪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法藏寺的飞檐翘角。香客们踏过石板路,在殿宇间驻足,那消失的塑料门券,成了藏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见证着寺庙与城市的温情共生。
《门票寻踪》(总第178期)

编辑: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