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湖南抗战 结语:票证里的山河记忆
龙小平
湖南抗战“三千万人齐奋起,用我一湘壮河山!”合上贴满抗战门券的收藏册,岳麓山炮台的硝烟、常德牌坊的弹痕、衡阳城垣的断壁、芷江受降坊的曙光,在纸页间连成一条血火浇筑的抗战之路。纪念馆里受降场景无声诉说着1945年8月21日的历史定格:七里桥空军营房中,今井武夫低头献出日军部署图,签字桌旁“雪百年耻辱复万里河山”的标语,在门券烫金轮廓中化作永恒。



离馆前最后一张门券,飞虎队纪念馆的巨型石碾与陈纳德将军的箴言相映:“中国人民的勇气如同湖南的群山般不可撼动”。这誓言曾在桂东山谷回响——罗伯特中尉战机陨落处,乡民含泪收敛残骸,将异国忠骨郑重托起。八十载光阴流转,岳麓山下学子书声琅琅,英雄山坡牛羊悠然啃草。唯有泛黄门券仍在低语:那是三湘儿女以“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的血性,在民族危亡时挺起的脊梁。



收藏册末页,我用时光拼贴微型史诗:
左上角“芷江受降”券斜倚“英雄山”门票
下方衡阳守军绝笔衬着田汉诗稿墨痕
留白处钢笔勾勒虚拟门券——“湖湘抗战精神永存”湘江奔涌为纹,群山巍峨作底

门券上的历史永不褪色。恰似岳麓山抗战碑五千英名,仍守护着他们以命相搏的热土。当田汉“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呐喊穿越时空,当柳亚子“青山有幸埋忠骨*”的咏叹萦绕山水,方知这方土地何以承载“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豪迈。

山河为证,票券为凭。每一道纸纹都是时光刻下的铭文——记录着湘江两岸“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传续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烈性。这册页间奔涌的何止是湘水?分明是一个民族在至暗时刻灼灼燃烧的血脉。

编辑:王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