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券协组织开展门券收藏展览进校园的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学校的受众面是祖国的未来,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最佳选择。山西券协2024年举办的“山西省第十三届门券收藏展”就成功地走进了“龙山书院”,即山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南校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然而,我们的活动往往只是短期的临时性展览,没有长效机制,缺乏深入的专业设计来适应这种需求。本文将就门券展示与校园文化的长期合作机制谈点初步设想。
一、时代需求
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 “三重三轻” 问题:重教材理论、轻实物佐证;重校内讲授、轻社会资源整合;重统一灌输、轻分层体验。”形成“重理论灌输、轻体验感知”的痛点问题。据教育部 2024 年德育调研显示,68% 的小学缺乏可触达的红色实物教育资源。这一问题已影响到如何培养接班人的国家战略层面。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导向。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 “要依托革命文物、红色资源等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央文明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 “要在中小学开展具象化、场景化价值观教育”。
二、门券展览的独特优势
旅游门券是入门凭证,门券收藏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后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在我国迅速崛起的一种现代收藏活动。用门券制作的门券展集,是门券收藏成果的展示,也是门券文化的创作成果和传播途径。门券展集通过深入挖掘有关景点和人物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可以创作出既尊重历史,又能用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高尚情操感染观众的作品,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门券收藏组织可围绕红色主题收藏展,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相关的实物藏品,用门券讲述红色故事,激励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从而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是落实 “实物育人、场景育人” 的生动实践。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需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体系”的要求。
门券收藏展览通过 “展览 + 讲座 + 互动" 模式,可形成 ”理论认知 - 实物感知 - 情感共鸣" 的德育闭环,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形象。
三、校园教育与门券展示的契合
太原市教育局《2025年德育工作要点》,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各校“开发不少于 3 门特色实践课程”。以上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学校强化实践育人的战略部署。也为我们配合学校开展实践育人的特色课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门券展示通过券协专业资源输入,可补充学校匮乏的实物藏品,形成“学校 + 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格局,契合了《关于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指导意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教育部办公厅要求“突出实物展览、故事宣讲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山西券协也举办了“抗战记忆・红色印记”为主题的门券展,展出了表现抗战题材的门券、简介等实物,可作为学校落实上级专项教育任务的重要载体。山西券协利用黎氏阁生活广场社区收藏文化节这个平台,合作共赢,将抗战题材券集引入所属社区小学进行集中展示。
四、门券展示与学校特色课程的探索
“建设开放型思政课堂”依据“一校一品牌”创建要求,开展校园门券文化课程,对比传统思政课堂,可实现“三大突破”:从文字说教到实物见证、从单向灌输到互动体验、从校园封闭到社会协同。学校开展门券文化课,利用社会力量,丰富德育资源,打造特色德育品牌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就联合当地券协组织,创新性地开展了校办“门票博物馆”,配合德育和美育教学,举办红色门票主题展,设计景点和纪念活动入场券,被评为学校特色品牌,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多次表彰。
券协层面,以红色教育为切入点,展现券协在门券收藏研究、展陈设计、教育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区别于普通收藏组织,形成 “教育型收藏机构”的品牌认知。 通过与学校的长期合作,获得稳定的教育展示平台与社会关注度,形成 “公益项目—品牌提升—资源汇聚”的良性循环。
五、长期合作设想与实施规划
1、主题陈列室建设
学校可提供 80㎡左右教室或房间,划分陈列区与讲座区、规划陈列展示与讲座活动空间,兼顾教育与体验功能;陈列布展由券协专业人员负责,开辟青少年互动展区。
2、主题展览与活动安排
每季度更新专题展览,围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定主题,如 “抗战记忆・红色印记”、“校园红色教育・收藏文化传承”、大美中国、晋善晋美、非遗传承等。
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券协邀请门券收藏专家进校园,分享藏品故事,传播门券收藏知识等。
3、合作分工
(1)券协:负责布展设计、展品维护、讲座组织、主题活动计划及与校方沟通对接。
(2)学校:提供场地,安排教师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学生分批次开展主题活动。
4、安全保障
制定《展览现场安全应急预案》,涵盖防火、防踩踏、防丢失和损坏等内容。设置引导标识,加强现场管理。
5、人员保障
成立陈列室工作小组,拟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门券协会安排专业人员活动日负责讲解。
6、制度保障
制定陈列室管理制度、参观制度,明确各方权责。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解决问题。
通过开设门券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品牌,可有效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收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高度融合,树立校社合作典范,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
结语
学校开设门券文化的合作项目,就是要把单一的展陈,一次性展示,转变为长效机制,通过整合门券收藏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红色教育体验。以红色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日常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进学生对负面思想文化的抵制,助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与券协的共同努力下,门券收藏爱心公益项目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通联:
地址:太原晋源区琳珑苑小区2号楼一单元三层西户
邮编:030021 电话:13935101117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