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
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位于旅顺口。1904年,这里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东部防线的重要战场。主要有日俄战争陈列馆、东鸡冠山北堡垒、二龙山堡垒、望台炮台等遗迹。这里保存了较完整的日俄战争遗址,而且全国唯一的日俄战争陈列馆,馆内采用讲解、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以丰富详实的资料,深刻的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旅顺火车站
旅顺火车站,最早名为巴得达多,后改称旅顺口。车站始建于1898年9月,沙俄时期(现为车站警务室),为原中俄联合修建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南线终点站。1904年日俄战争后建造现有站舍,时为三等站。站址在大连市旅顺口区井岗路。
旅顺站是一座造型别致、俄罗斯风格的木质建筑物,隶属沈阳铁路局大连车务段管辖,二等站。2014年已关闭运营。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向辽南军事重地旅顺口发起进攻,遭到了我爱国将土和群众的英勇抵抗。11月21日旅顺口被日军攻陷,随后,日寇对手无寸铁的旅顺百姓进行了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历史惨案--旅顺大屠杀。我两万同胞惨死往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1895年清军收回了旅顺,大屠杀过后,日军为掩人耳目,消除罪证,驱使我死里逃生的同胞组成扛尸队,把死难者尸体集中火化,烧了十几天后,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1896年11月清军将士为遇难同胞树碑建墓,命名为"万忠墓"。1948年11月及1994年11月,万忠墓先后重修;1971年3月,墓后增建展室。修葺一新后的墓园,建有2000平方米的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墓园总面积9200平方米。墓前重修三间硬山式砖砌享殿,门上悬挂"永矢不忘"匾额。墓园内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旅顺锄伴山
这张图片记录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清军总兵徐邦道在旅顺土城子成功阻击日军的历史事件。文字提到,当时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后撤十余华里,后来解放后还立碑纪念。图片的红色标题和黑色正文搭配得很庄重,背景的皮革纹理也增加了历史感。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于1971年7月经修复后开放,是中国保存完整、内涵丰富、规模较大、具有国际性特点的遗址类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日本殖民当局开始使用旅顺监狱,冠名:“关东都督府监狱署”。并逐步扩建牢房,病房,检身室,暗牢,工场等。


203高地
猴(后)石山位于旅顺新市区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2001年,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二〇三高地上修建了一处“二〇三高地陈列馆”,内有近百幅收藏的历史照片以及数十件历史文物,翔实地纪录了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全过程。


旅顺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是日军于旅顺口留下的侵华建筑之一,是见证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国东北罪证的重要物证。该塔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顶,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建造目的为纪念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亡灵",以炫耀"战功",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华殖民活动。始建于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1945年旅顺口解放后称为"白玉塔",1952年,"纳骨祠"拆除,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帝国主义侵华物证"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依山更名"白玉山塔"。


水师营会见所
旅顺日俄战争中,俄军最后处境险恶,1905年1月1日下午,俄方派军使到日军第三军军部送投降书。1月2日下午,日俄双方代表在水师营就投降问题举行谈判,并决定1月5日两军最高领导人在水师营会见。水师营位于旅顺城区北4公里,龙河右岸。原为清朝水师驻地,清末水师营撤销,逐渐发展为居民村镇。在日俄交锋的战乱中,水师营村遭到严重破坏,唯有西北街29号一处民居保持完好,原因是日军总攻旅顺口时,选此民居做第一师团的卫生队包扎所,现在作为两军首脑相会的地址。原定相会的准确时间为上午11时整。水师营会见所败军之将俄军司令斯特塞尔规规矩矩地于10时45分便来到会场,而日军头目乃木希典以胜利者自居,有意冷落俄方头目,在11时30分才傲慢地出现,让斯特塞尔空等了半个小时。两人各怀不同的心情,寒暄一番后,共进午餐,合影留念。当日下午1时20分会见结束。临别时,斯特塞尔把自己的坐骑西伯利亚白马赠给乃木希典,借以讨好对方。乃木则把它作为当然的战利品收纳。


东鸡冠山北堡垒
东鸡冠山北堡垒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区,是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场,东鸡冠山北堡垒1898年由沙俄始建,该堡垒采用混凝土和鹅卵石灌制而成。
外部覆盖有2米厚的沙袋和泥土;其所用的混凝土和鹅卵石是俄国人从俄国运过来的,内部结构复杂,由指 挥部、士兵宿舍、弹药库、暗堡、侧防暗堡、暗道、炮阵地、雷道、楼梯井等组成。堡垒四周挖有6米深、8米宽的护垒壕,壕外山坡架设高压电网。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为攻此堡垒,曾伤亡900多人。

关东军都督府监狱署
关东都督府监狱署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旅顺设立的重要监狱机构,最初由沙俄建造,1905年日本接管后大规模扩建。它主要关押抗日志士和反战人士,通过酷刑、强迫劳动等手段残酷镇压。现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展示殖民罪行。
监狱内设15座工厂,强迫囚犯生产军用品,还增设绞刑场,据不完全统计,数千人在此遇害。现存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揭露了日本侵华期间的暴行。


电岩炮台
电岩炮台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的南麓,北依黄金山,南临黄海,西面旅顺军港,是清末时期清朝政府在旅顺建设的海上防线13处炮台当中的一座,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炮台。位置优越,整个炮台前面为悬崖和大海,后面有条山沟与黄金山相隔。用当时的炮镜从海上观察会产生错觉,误认为它与黄金山同在一个点上,因此有很大的隐蔽性。从海上炮击稍近炮弹会落到悬崖下,稍远又落到后面的山沟里,很难命中这个宽度仅有50米的岸炮阵地,所以当时的军事家称这座炮台为"百发不中"。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即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陈列馆。
2003年5月,大连市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旅顺日俄监狱旧址陈列馆"更名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并增挂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牌子。表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陈列馆已由单纯的展览馆转变为具有藏品征集保管、科学研究、对外宣传教育三大功能作用的博物馆,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旅顺日俄监狱
(灰砖是沙俄建的,红砖牢房日本人建的)

望台炮台
1904年8月24日凌晨,日军突击队从西北和东南两面强攻望台炮台, 俄军居高临下,利用炮火严密封锁。日军付出巨大代价好不容易接近山头,却遭到俄军反攻炮火的迎头痛击。 此后,日俄双方经过四个多月的厮拼,俄军陆防重点工事相继失守。1905年元旦,日军先攻占瞭望台北面的虎头山,接着兵分三路围攻望台炮台。山上40多名沙俄官兵慌忙丢下两杆炮逃窜。当天午后3点半,俄军东线望台失陷。战后,满洲战机保存委员会,在此树碑立传。
如今,这里残留下来的两门15厘米舰炮,是俄国彼得堡奥布哈夫工厂1899年铸造的,它们已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象被审判的罪犯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编辑: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