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 月的一天,我在居住地乘坐13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丰都普硐站下,大约又步行了2里地,到达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丰都街道办赵家渡村峰林布依景区。据了解峰林布依由天下山水(北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贵州峰林布依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于2024年2月5日试营业至4月底期间免费进园游览,2024年5月1日正式营业。景区地处世界典型锥状喀斯特峰林核心区,拥有孤峰、石笋、石芽、漏斗、溶洞等多形态地质景观,是一个以布依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目前还没有评级。

到景区后,我首先来到游客中心,找到来景区之前联系好的杨先生,他送给我一些景区用过的废门票。在此,谢谢杨先生对我收藏门票,宣传景区的理解与支持!
请欣赏峰林布依景区自开园以来使用的门票:

2024年5月1日正式启用门票,成人72元、学生36元
本地居民9元 (景区环境保护费)

乘车券10元

正在使用的门票成人79元.、学生及60岁以上老人半价
本地居民免费(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收费)

正在使用的峰林马帮游乐票148元
当我踏入峰林布依景区,仿佛走进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卷。这片以布依族文化为魂、喀斯特峰林为骨的秘境,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编织成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令人沉醉不知归处?

一、 初见:山水为骨,建筑为衣

步入景区,迎面而来的便是布依族同胞的盛情欢迎。身着靛蓝绣衣的阿妹手持酒盏,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八音坐唱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如古琴弦上拨动的时光。拍照时图中少一人出“私”差了。

放眼望去,数百栋布依族传统建筑依山势错落排开:吊脚楼悬于崖畔,灰瓦覆顶,木柱雕花;石砌粮仓垒叠如积木,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与火红的辣椒;鹅卵石垒成的屋墙斑驳古朴,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藏着山间的故事。建筑群与峰林相映,仿佛自然与人文在此达成了千年契约,共同书写一部活着的建筑史诗。
二、 非遗之旅:指尖上的千年记忆

在非遗工坊,我深入体验了布依族的匠心。蜡染房内,老师傅将蜂蜡在棉布上勾勒出蝴蝶与稻穗纹,浸入靛蓝染料后,蜡痕褪去,蓝底白花如星辰绽开。

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诗篇。刺绣坊里,年轻姑娘以丝线游走,布依图腾在绸缎上渐次鲜活,针尖下的每一缕都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

最难忘的是参与“打糍粑”的喧闹——石臼中糯米经木杵捶打,逐渐黏软成团,众人合力吆喝,笑声与糯香一同升腾,将古老的农耕记忆化作舌尖的温度。
三、漫步古寨:时光慢行的角落

沿着青石板路深入寨子,每一处转角都藏着惊喜。隐匿于绿荫间的老木屋,苔痕覆顶,木门铜锁泛着锈色,推门而入,却是一家手工酿酒坊。酿酒师舀起发酵的糯米酒,醇香扑鼻:“这酒得用山泉与野花酿三年,喝了能听见峰林的回声。”不远处,浪哨湖畔的栈道蜿蜒,湖水倒映峰影。

下午斜阳洒落时,波纹轻晃,恍若画卷活了。偶遇一对布依族年轻朋友,小女孩身着银饰绣袍,裙裾摇曳,铜铃作响,仿佛将整个寨子的祝福都系于一身。
四、烟火美食:味蕾上的黔西南

美食街的烟火气为旅程添了暖意。羊肉粉的酱香汤底酸辣交融,刷把头的馅料丰富如北方烧麦,鸡肉汤圆鲜甜弹牙。

布依八大碗的丰盛则彰显族群待客的豪爽。

最惊喜的是“万峰林蛋炒饭”,金黄米粒裹着山野菌香,一口入魂。摊位老板笑言:“食材都取自后山,晨露未干时就采了,吃的是山里的灵气。”
五、夜幕璀璨:灯光与星河的对话
当暮色四合,峰林布依的夜惊艳登场。灯火自屋檐、石墙、湖畔次第亮起,将整个古寨勾勒成流动的星河。

吊脚楼的轮廓被暖黄灯光温柔包裹,石阶与木栏镀上金边,恍若仙境。漫步至观景台,俯瞰村落,层层叠叠的光晕与远处峰林的暗影交织,宛如大地与天空的对弈。

湖边的灯光秀更添奇幻,水幕投影讲述布依族传说,烟花倏然绽放,点亮整片夜空。此时身着租借的布依服饰,于灯笼长廊漫步,快门声此起彼伏——每一帧都是比千户苗寨更动人的夜色。
五、归途:带走一片山水与文化
临别时,在市集购得蜡染手帕与五色糯米饭——蓝、紫、黄、黑、白,天然植物染就的色彩,是布依族对自然的敬意。回望峰林布依,石峰如守护神般静立,
寨子灯火仍明,恍若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这里不仅是景区,更是布依人世代生活的家园,他们以文化为纽带,将山水、建筑、技艺化作待客的礼物,让每一位旅人带走一份诗意。峰林布依,是一场自然与人文的双生盛宴。当峰林的石峰赋予它筋骨,布依族的文化便为它注入魂魄。在这里,建筑会说话,美食有故事,夜色会吟诗。若你追寻山水与文化的共生之美,这片秘境定会让你,听见山在歌唱,看见时光慢行。
写于2025年3月28日

编辑: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