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门券界曾刮起了一股“东北风”,有券友还专门写文章,总结出了“东北精神”,引起全国券友的广泛关注和热情鼓励。从2010年在长春举办了首届东北地区旅游门券交流节,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三届,成为东北门券界的一张品牌,可谓硕果累累,为推动东北门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回顾这些年来走过的历程,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一、起步早、有波折
东北的门券收藏活动开展的比较早,在1989年10月15日就创办了《旅游与收藏》的门券小报,当时的关内外读者特别多,小报成为东北券友与外地同好交流的纽带。为宣传和推动东北地区门券收藏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97年4月18日起,小报得到了吉林省烟草局的大力支持,由原来的油印改为铅印,同时更名为《长春门券》。这样一来,读者成倍增长,宣传作用更加明显。当时的《黑龙江门券》写来贺词“长春门券好,起步即飞跑。藏龙卧虎地,敢夺优胜标。”言语之中,体现券界对小报的认可。
2004年初,《长春门券》更名为《东北旅游收藏》,2009年3月20日又更名为《东北门券》,报纸办得更加红火,受到全国各地券友的好评。2009年吉林省旅游门券收藏联谊会成立,会刊是《吉林门券》,又坚持了多年,并印制了两本合订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最终因故停刊了,互联网冲击的大势所趋,也是无奈之举。由此可见,东北门券收藏刊物,一度办得有声有色,在全国券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建基地、有场所
2004年,东北三省烟标收藏联谊会应邀进入长春古玩城,当时有许多烟标爱好者同时收藏门券,所以活动地点取名“东北烟标门券大本营”。后来吉林省旅游门券联谊会成立,也在同一古玩城建立了联络处。过了一段时间,又在吉林市的一家古玩城建立了活动地点。
黑龙江省的哈尔滨,辽宁省的沈阳也分别建立过门券收藏的活动场所。目前,只有辽宁省旅游门券联谊会一直保持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的大力支持下,活动空间很大,可以供近百人交流,也可以进行门券展览活动。其规模和效果,堪称全国第一。
三、联手办、交流节
东北门券收藏活动,除了2002年举办的全国第十三届旅游门券收藏展,鲜有在券界有影响力的活动,为了重振雄风,开拓创新,东北三省券协于2009年联合推出了“东北门券交流节”活动。东北三省券协,决心聚三省之力,携手联办,轮流做东,形成机制,以振兴东北门券收藏的活力。从而开启了券界区域联办的先河。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如今东交会已成为门券界一张靓丽的交流会品牌。2024年9月在大连举办的第十二届东北旅游门券交流节,还被门券部冠名第五届全国门券交流节,所以引起了全国券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券友的积极参与,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与2023年举办的长三角交流会所媲美。
四、同心干、有担当
区域联合,互相助力,共谋发展是东交会的初衷,辽宁券协会长,正值年富力强,他为人豪爽,勇于担当,他带领的团队年富力强、人才济济是东北门券活动的主力军。黑龙江省券协和吉林券协,借助辽宁券友多的优势,成功解决了会员少,难以独立搞交流活动的窘境。黑龙江券协会长,每次参加外地举办的东交节活动,都是带领协会骨干,早早来到举办地,主动承担会议报到、开幕式服务、现场拍卖等会务工作,活动期间,忙里忙外,俨然一副主人公的姿态。吉林券协的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发挥网络宣传的优势,已成为东北门券活动的宣传代言人。每次东交会的宣传预热,启动早,效果好,会议报道、景点推荐、交通提示、住宿安排、旅游信息等详细具体,甚至会前会后的券友行程安排都一目了然。三省券协,同心协力,密切横向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同时促进了三省券友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的好传统。
五、旅游牌、受欢迎
东交会历来重视巧打旅游牌,利用东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地券友前来,而且屡试不爽,成为特色。不仅会议期间会组织全体来宾旅游参观,而且,利用交流会的前夕或会后,组织“国保文化小分队”,借助天津会长魏斌的导游优势,制订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需求券友的出行。这样的形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不但丰富了参会者的行程,而且大大增加了交流会的吸引力。
吉林券协有车轮子上协会的美誉,组团或单独的旅游活动每年都有多次,此外,吉林券联在白乌动车开通之日,进行了旅游淘票活动,有东北三省的十多位券友参加,大家非常高兴。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六、博物馆、数量多
建立门券博物馆,是对外宣传和交流门券的好方法,但难度比较大,首先,要有众多的藏品,其次,要有较大的空间。长春最早建立了“东北门券收藏馆”,馆藏门券近十二万种,六百多本藏册,其中有展集一百余册。沈阳建立了“门券收藏会所”,现已接待了各省市的门券爱好者数百人次。吉林市建立的船厂博物馆,创造了东北券友办馆的多个之最,是唯一一座面向社会的私人博物馆,也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正式博物馆。对于宣传门券收藏,传播门券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功不可没。
七、有成绩、有短版
制作券集一直是东北券友的短板,现在能拿出门券集的券友极为有限。许多人习惯于参展之前临时赶制,有些人展览完就把券集拆解掉,有的甚至连个图片都不留存。在十九届全国券展期间,我们有幸得到名家的指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编制券集近百部。虽然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上仍有差距,但只要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一定会有提高。
把藏品变为作品,才是完美的收藏家。我们亲眼见到,许多门券藏家奋斗一生,走后的藏品被五马分尸,更有甚者,人走了藏品也消失了,白白忙乎了一辈子,连点印迹都没留下。所以说有丰富的藏品故然重要,但能把藏品变成专题作品、变成专业书籍,同样不能忽视。最好把自己的作品想办法落实到纸上,也就是千方百计地印制成书,为自己、为家人、为门券收藏界留下有益的痕迹。
回顾东北门券收藏走过的路程,盘点一路上取得的成绩和经历的风雨,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仅有利于再接再厉继续前进,也有利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明确前进的方向。

作者通联: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岳花园12栋2门602室张占芝转
邮编:130051 联系电话:13610713407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