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2007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黄鹤矶头,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 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三镇互峙的伟姿。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天下绝景”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名称的由来),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后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诗,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5年6月黄鹤楼重建落成,通高51.4米,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 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编辑: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