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艺术宝库——钟山石窟

罗斌林
显示日期2025-09-30;访问次数:178; 电脑端

探秘艺术宝库——钟山石窟

罗斌林

石宫寺,又称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安定镇北钟山南麓。据碑石记载,石宫寺石窟最早建于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以后各代都有重修。石窟沿着山体走势而建错落有致,这里共存有十八座洞窟,洞内雕刻的佛像数量众多。在此周边还有分布着一些较小的石窟,里面凿刻有石刻造像及历代碑刻、塔林等遗迹,后面山上还有一座砖结构的五层宝塔。

剪辑_调整大小.jpg

剪辑_2_调整大小.jpg

三号窟为钟山石窟正殿,里面不仅大,还有大小佛像万余尊,且面部表情和神态无一相同,人称万佛岩。走进窟内,三尊释迦牟尼的佛像赫然出现在眼前,正中是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均高3.54米。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三尊释迦牟尼所坐的莲花台是不同的:一个坐台没有莲花,一个是还未开放的莲花台,最后一个是盛开的莲花台,这些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故称为“三世佛”。每尊主佛像又与左右侍立的大弟子迦叶和二弟子阿难构成一组造像。佛坛两侧分别立有胁侍菩萨,均高2.3米。这三组大型佛雕像,共14尊,凸显了三号窟的中心地位。在这三组大型立体佛造像的上面各凿有复斗形藻井,绘唐草图案;在它们的四周又以八根通顶石柱与窟顶相连将佛坛分为三个区域。石柱及周边的石壁上雕满大大小小的雕像,有佛像、罗汉和供养人等等,其间,一些成组的雕像中还暗藏着某些精彩的佛教故事,场面富丽、活灵活现。这些佛像全部是精心雕刻而成的,技艺之精湛、比例之准确,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每尊佛像不仅继承了唐代雕刻的丰满圆润与写实风格,更是在造型上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腻刻画,是融合了建筑、雕塑、壁画与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珍贵遗存。

剪辑_3_调整大小.jpg

剪辑_4_调整大小.jpg

若再仔细观察,钟山石窟的人物雕塑还有个明显特点——佛像面部有陕北人形象特征。究其原因在于设计师和工匠多数来自陕北各地,少数来自晋蒙冀等地,他们对陕北生活非常熟悉,艺术原型多为当代人为主。但为避免雷同,他们发挥丰富想象力,塑造了多姿多态的形象。

剪辑_5_调整大小.jpg

《十立菩萨》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在主窟的外壁上,精雕了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清代儒教盛行,又将孔子的造像补雕其上,佛、道、儒三教圣人“大聚会”,也形成了钟山石窟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钟山石窟除了著名的三号窟外,其他的石窟也很有特点,二号窟西壁水月观音龛像中就有目前所知纪年最早的《玄奘取经》图像,右上角有北宋政和二年(1112)的题记。贞观二年(628),玄奘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他孤身一人,昼伏夜行,风餐露宿。到瓜州时,瓜州州吏为他的立志求经、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动,毅然放他西行,后又经过极其艰苦的行程后,最终到达天竺。

剪辑_6_调整大小.jpg

《玄奘取经》雕像

石窟内还发生过一件奇事,1989918日凌晨,三号窟西边顶端坠下一块大石头,石头正好位于雕像“释迦牟尼和弟子阿难、右胁侍菩萨”的顶部。按常理说,大石块垂直下落定会砸毁这组佛像,结果是大石块绕过这组佛像,落在一旁的通道上,不仅佛像未被砸毁,甚至连坐台的边沿也未碰到,而是落在坐台旁边的走廊上,至今还令人费解。于是人们就细细观察,佛祖释迦牟尼正朝着右侧方向做出弹指的手势。所以当地民间相传,佛祖被阿难的虔诚所感动,将这块大石块弹了出去。真是神奇。石窟艺术至宋代已始衰落,但钟山石窟到宋代却更为兴盛,还在造型上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随着考古的不断深入,钟山石窟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剪辑_7_调整大小.jpg

《释迦摩尼雕像》

剪辑_8_调整大小.jpg

剪辑_9_调整大小.jpg

 

编辑:王建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9-30 09:14:57

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9-30 10:47:26

欣赏了,真不错,谢谢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9-30 11:41:58

钟山石窟,宗教经典,陕券展示,亦为精品!!!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9-30 12:21:30

为宋代石窟艺术争得一席之地!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9-30 15:36:57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9-30 15:44:15

谢谢罗老师的分享!长知识了。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9-30 15:57:45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9-30 16:40:53

好介绍,谢谢罗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9-30 16:50:11

美文靓照佳券。谢谢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9-30 18:48:19

欣赏游览。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9-30 19:41:37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的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9-30 19:41:48

读罗老师的文章都会增长知识。谢谢罗老师的精彩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10-01 15:20:22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10-01 16:44:44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的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10-05 23:14:23

拜读,欣赏了……谢谢罗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