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疯哥考察(上)
为了乐山的门票国展,疯哥邀请我去一趟调兵山市,访问徐洪章大哥。7点30分,疯哥到我在沈阳的家楼下接我,我们一同来到了沈阳公路客枢纽站。说起来也挺奇怪,一座曾有过客运火车,而且有蒸汽机车博物馆的城市,现在竟然不通火车。上次来调兵山曾见过火车站,听后疯哥很吃惊,一点儿都不信。
由于不通火车,沈阳到调兵山的班次很多,而且都是豪华大巴,但乘客很少,每个班次只有十多个人。下了高速,我们看到了爱新觉罗家博物院的指示牌,据说还有门票,一下子就碰到我们的神经,疯哥马上给当地的赵景春老弟打电话询问详情。
既然来到调兵山,我们先了解一下调兵山名字的来历,调兵山市的名称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古时境内“刁山”和“跸山”的合称“刁跸山”,后谐音演变为“调兵山”;二是相传金国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曾在此屯兵操练、调兵遣将,山峰因此得名以纪念其历史事件。
根据当地师友描述,调兵山原来叫铁法市。铁法市设立于1981年,由铁岭县和法库县的部分区域合并而成。其名称来源于原所属两县的简称,即"铁"指铁岭,"法"指法库。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名称变更主要与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发展需求有关。
进了市区以后,见了几个山头,我问疯哥到底哪座山是调兵山?见他很无奈,应该没有吧!看来应该见建个调兵山景区,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舒兰的亮甲山水库建的好,名字起的更好,据说岳飞没来过这里,怎能在这晾甲。调兵山应该向亮甲山学一下。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了调兵山客运站。徐大哥和他的司机早早就在哪里等候。很快就来到了徐大哥的家,没想到一个八层的住宅楼,竟然有电梯。司机说只有两栋有配备电梯备,看来这是“领导楼”了。
当主人打开房门把我镇住了,这厅也太大了,有普通人家的全套住宅那么大。厅的左手边是走廊,两边有很多房间的门。
其中一扇门是餐厅,里边还有两扇门,我猜应该是厨房和储物间了。
走廊左侧最里面的那扇门是最吸引我们的,是一间专用的收藏屋,主人并不管它叫做馆。
在东北券友的家中很少见到A3的收藏册,在这里见到了很多,里面放的都是门券集。
因为时间关系这些券集顾不上细看,尽管只欣赏了几部,我觉得已大开眼界。
其中有一部绘画的集子,可不是我们印象中绘画版的,而是门票上带有各种画作。这可有一定难度,最起码要识别各种画类。
徐大哥的券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国际标准贴片的,也就是近似A4的大小,是16片一框的。真希望以后的各类券展要考虑有这种展框,如果拆掉从来,有些太可惜了,许多老人家也没这个精力了。
在徐大哥的藏室偶见到一本书,是一位古塔摄影师出版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位收藏家,一生没留下作品,那才叫遗憾终生。
实际上疯哥这次是奔下面这部作品而来的,徐大哥按疯哥的要求改动了很多。在“审阅”的过程中,疯哥一个劲儿的提醒徐大哥如果得不到奖不要有怨言。徐大哥的回答很干脆,只是为了参与,细果无所谓。原因就是该券集中,每一页都有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文字介绍。其实我的想法与别人不同,建议评委不要把这些剪报计算到门券的比例中,它是门券展集的另一种文字介绍方式。
我最关注的是徐大哥的火车专题,因为也是我喜欢的专题,他的藏品比我的强多了。徐大哥很自豪地说,全国凡是带火车冒烟的门券,都是调兵山的。
我注意到调兵山明月禅寺的券柬。感觉这才是近水楼台!
徐大哥的“办公区域”很大,占据了收藏室三分之一的空间,堪称东北门券收藏界的第一打字社。工作台比标准的写字台大一倍,巨大的玻璃板上可以尽情的发挥。
疯哥的欣赏角度不同,他喜欢收藏在柜子里的珍品。徐大哥说了好几次“如果需要你就拿去”,疯哥又说了一句曾经和我说过的话:“等您老人家没了再说”,听后我马上报复了他一句:“如果徐大哥活到一百多岁你可就惨了。
徐大哥向我俩赠送了礼品,这是券友之间最高规格的礼遇,非常感谢!
赵景春老弟在单位匆匆开车赶来,要陪同我们旅游淘票,这么就把徐大哥的司机临时放假了。
明天请继续关注“陪同疯哥考察(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