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三十八)
——雕塑大师张充仁
上海 李金燕
张充仁(1907年9月15日—1998年10月8日),上海闵行区七宝人士,著名艺术家。擅长雕塑、绘画。历任之江大学教授,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
出版《张充仁雕塑选》、《张充仁水彩画选》等。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上海纪念性雕塑一等奖。
张充仁纪念馆坐落在张充仁先生故乡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纪念馆占地504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庭院式二层楼明清建筑。
张充仁纪念馆收藏陈列着张充仁先生的雕塑作品绘画实物和相关书报照片等珍贵资料400多件,展示了一代雕塑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张充仁纪念馆自2003年开馆以来,先后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百家博物(纪念)馆之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代宗师张充仁,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尤以雕塑作品成就卓著,饮誉欧亚。他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雕塑、绘画作品,为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达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张充仁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多姿多彩。
展览将几年来征集到的雕塑绘画作品一百余件及部分珍贵图片和实物陈列展出,让人们领略大师杰作的艺术魅力,感悟一代雕塑先驱的人生情怀。
土山湾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少年张充仁在土山湾学习素描、摄影、制版和法文。土山湾影响了张充仁的一生。
在国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张充仁,可是在欧州,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据法国文化部估计,在世界上的法语系国家中,知道张充仁这个名字的总计约有10亿人。这是为什么呢?
1934年,张充仁结识了识比利时青年漫画家埃尔热,共同编绘连环画《蓝莲花》,这部作品揭露目本军国主义侵华野心,并使欧州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蓝莲花》是埃尔热和张充仁友谊的象征,更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蓝莲花》半个世纪来至今畅销不衰,在欧洲民众申影响深远,
里面的人物中国向导“张”的原型就是艺术家张充仁,这部作品这张充仁在欧州人尽皆知的。
纪念馆内分成三个展区:
第一展区《饮誉欧州》
将张充仁青年和晚年先后两度赴欧洲求学和讲学的人生经历组合在一起,突出张充仁欧洲时期在创作和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出主要作品有:1988年的雕塑作品《法国总统密特朗》、1990年的雕塑作品音乐家《德彪西》和1932年雕塑作品《渔夫之妻》。
第二展区《画室春秋》
着重展示1936年张充仁载誉归国后,创办上海第一家雕塑绘画教学机构“充仁画室”的人生历程和进人创作高峰期的雕塑和绘画精品。
1936年初,张充仁载誉归国,在上海举办作品展览会,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等文化名人莅会,题词祝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4月,为传播现代雕塑绘画艺术,创办上海第一家雕塑绘画教学机构“充仁画室”。先后培养学生300余人,遍布海内外,有不少已成为文化艺术界名家。
同时,张充仁美术创作也进入高峰期。他融中西文化于一体,创作大量水彩画、油画和素描作品,技艺精湛、独具特色。尤其是肖像雕塑,堪称沪上一绝。他为众多中外名流塑造的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肖像,成为雕塑界登峰之作。齐白石曾欣然命笔题词“泥塑之神手也”相赠。张充仁的雕塑成果,是“海派文化’的一个亮点,他在现代雕塑、绘画领域的声望和地位日益提高。
张充仁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代雕塑大师,在绘画领域里也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水彩画,融中西技法于一体,自成风格,硕果累累,出版画集画页多种,有的被选为美术教材。
石膏作品有:1977年创作的《航天》和《和平——农》
第三展区:《雕塑泰斗》
展示的是解放后至改革开放时期,张充仁人生经历和雕塑创作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张充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深入生活,讴歌工农,艺术创作获得新的生命。
展出主要作品有:雕塑《怜其少子》,这是张充仁1973年到青浦任屯村体验生活时创作,作品反映解放前血吸虫病猖獗,村民生离死别、祖孙逃离的悲惨情景。
1984年雕塑《指挥聂耳》、1975年《友谊第一》、1990年《吴湘帆》、1984年《茅盾》、1947年《陶冷月》,1936《吴健全》,1946年《齐白石》,1945年《恋爱与责任》——日寇侵占上海时期的作品,旨在唤起青年对家庭从面对社会的责任和正义感。
出口处的天井内,摆放的是张充仁1950年的作品,这是以一尊挣脱绳索的巨人雕塑《解放》赞颂新中国诞生。
张充仁先生投身社会事业,深入生活顺应时代,不断有反映工农兵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艺术创作获得新的生命。他的一些雕塑作品,分别在莫斯科、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展出,获得很高评价。他在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得到政府和美术界的重视和认定。
改革开放后,张充仁重新焕发艺术活力,注重中国雕塑和绘画艺术的理论研究,并坚持艺术实践,先后为邓小平、茅盾、钱君匋等多位名人塑像。1992年,应上海市人民政府之邀,以85岁高龄,回国塑制大型城市雕塑《起来》(聂耳像),耸立于上海淮海路街心花园。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倾心创作《完璧归赵》,表达了这位世纪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1998年10月8日,张充仁病逝于法国巴黎。一代雕塑大师长眠巴黎诺像公墓。法国、比利时、瑞士、摩纳哥等国家、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及中国美协纷纷致哀。
张充仁纪念馆内不许拍照,雕塑作品不让拍可以理解,为了记录,我在微信里记录文字,长的就先语音再转换成文字,核对后发送保存,监控室的保安看到我拿手机后,迅速上来提醒,我说是记录些文字,于是全程陪同(监督)我参观。
书于202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