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节俭印票
大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首歌经常唱: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还是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百度查“节俭”,是这么说的:节俭,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é jiǎn,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的“老物件博物馆”,最早参观门票三元,以后逐渐调整为五元、十元、最高二十元。以后改名“非遺博物馆”,免费参观。这馆的参观券印制有特色,也很节俭。
 
深圳首届集邮展览(1984年)参观券,背后是空白的。第二年(1985年)第二届邮展参观券利用了首届展参观券版本背面空白纸印制,一纸两届两券,两年一票,节俭利用,令人称道。
节俭不等于“小气”,节俭是一种美德。对资源的再生利用也是一种科学方法。现在好多文件资料、包装用品、甚至票证都利用再生纸制做。沒觉得有什么不妥。个体展览、小单位办展是这样,大的博物馆(院)也有过这种票券。
 
北京故宫博物院早期优待券(壹人版)就是废物利用纸张印制的。这种情况不多见吧,是不是很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古训,是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密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节俭是生活态度,是家庭美德。往大了说是一国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基石,往小了说门券印制能省则省,不也很好吗。

            编辑: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