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亦称为“羊城”和“花城”,简称“穗”,这些别称真实反映了广州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这座被誉为“千年商都”南国之城,也是一座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三元里抗英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都与广州密不可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中共三大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广州起义旧址等红色遗迹遗址,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大革命时期,随着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党的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璀璨明珠。
这些景区景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故事,让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和伟大。
从1978年至今的46年里,我曾十多次到广州,尤其是近十年来,广州的红色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陆续得到修缮,作为爱好者又去了多次打卡,现将本人在广州参观的红色景区景点的照片和对应收藏的门券予以展示,以表达对羊城的敬意之心。

广州市越秀区-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2024年12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会场(2024年12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会场内孙中山雕像(2024年12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国民党一大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陈列馆(2024年12月)

广州市越秀区-革命广场旧址(2024年12月)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龙腾社区文明路215号,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国民党“一大”旧址主要由钟楼、革命广场等组成。中间是一片大草坪,时称“革命广场”,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讲台,正门是开拱形圆柱廊,廊上有平台,廊下是门厅。底层四周是柱廊走道。旧址钟楼部分高五层,前半部为二层,后半部为一层。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宣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代表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4年12月)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1917年7月定名为广东省立图书馆;1933年10月广东省立图书馆并入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1950年7月广东省立图书馆改名为广东人民图书馆;1955年5月广东人民图书馆与广州市中山图书馆正式合并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2002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更名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市越秀区-中共广东区委会旧址/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旧址(2024年12月)



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是一座四幢相连的三层骑楼建筑,砖木结构,坐南朝北,内部有门相通。该旧址是1924年至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历史背景方面,中共广东区委在大革命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1924年,周恩来接任广东区委委员长,曾在三楼办公。1925年春,陈延年担任区委书记,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旧址内设有《南粤旗帜 星火相传——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广东区委》基本陈列,展示了中共广东区委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大革命时期的贡献。

编辑: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