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苑寺在刽门蜀道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寺内大雄宝殿四壁所绘《佛传》壁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文学艺术家与游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张澜至此参观,把壁画视为珍宝,并揖款维修大殿。著名画家张大干和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看了壁画后赞不绝口。郭沫若、刘澜涛、李雪峰、王朝闻等都先后对觉苑寺壁画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弘济寺,北宋元年间赐名“觉苑寺”。明天顺初年又重修殿宇,奉三宝如来佛祖像,并绘释迦牟尼年谱于大雄宝殿四壁。寺内现存殿宇三重,以大雄宝殿为主体,藏经楼在前,观音殿在后,级级递进,布局紧凑合理。大雄宝殿壁画共计170多平方米。由200多幅画面组成。壁画如同一部古典的连环画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左老的佛教故事。

释迦牟尼母亲亲摩耶夫人夜梦“白象入胎”,于公元前565年4月8日在京城岚经尼园菩提树下生了一个婴儿,取名悉达多,乔达摩。7天后,夫人去世,婴儿托其姨母养育,并学习书数,演习武艺,游观农务,以至能单臂举起大象。29年后,婴儿已长大成人,他经常出游京城四门,并路暏死尸,道见病卧,体察了百姓的“生老病死”之苦。为解脱人间苦难,他半夜出走京城,在苦行林中金刀落发,随后离别妻子与宫廷,废弃自己的姓名,坐禅菩提树下,目不斜视,风雨无阻。经过苦修苦炼,熬过6年苦行,终于感动了帝释,命牧女献糜,天人献衣,最后脱俗成佛。

壁画还描绘了释迦牟尼的后半身,他35岁开始在鹿野苑讲经说法,普渡众生。壁画以数十幅画面插绘了普渡众生的内容。他首先应允了精心抚养自已的姨母求渡到西天极乐世纪去“享福“,接着是地位低下的“屠儿求渡,”“渔人求废”、“贼人求度“等画面。公元前486年,悉达多逝世,众僧徒扶柩致哀,造塔藏佛遗骨…… 这就是壁画所描绘的2000多年前,古伽毗罗卫国释迦族老百姓尊称的”释迦牟尼“——佛祖的生平。

觉苑寺壁画采用工笔重彩,沥粉堆金的技法,上下贯通,一气呵成,每幅画上有字为题,以山水云等自然风物相隔,独具匠心。主要人物用沥粉堆金以显其富丽非凡,为刻画人物多喜怒哀乐则采用工笔线描。绘者以细腻的笔触用墨线勾勒,描绘待女的眉目鬓发;用刚柔相济,粗细得当的笔锋和重新,描绘人物动姿;用涸粉堆金为冠服,以简练的笔墨绘背景,远近虚实,层次分明,使人恍若置身佛国净土。

据考,觉苑寺壁画是由民间艺人集体绘制而成,其规模宏大,布局缜密,选型优美、运笔娴熟、色彩典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编辑: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