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乐山盛会直报(2)
券藏方寸,情系河山:全国第廿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在乐山隆重启幕
龙小平
十一月二十一日,岷江之畔,冬意微澜,文风炽盛。乐山市美术馆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场以“方寸之间,博览河山”为主题的收藏界盛会——全国第二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在此隆重开幕。这不仅是一场全国券友的竞技与交流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旅游文化的深情巡礼,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天府明珠,三遗荟萃迎盛事
乐山,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成为本届展会的东道主,实至名归。作为中国地级市中唯一坐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的“三遗”之城,乐山本身就是一幅立体的、壮丽的山水画卷,一部厚重的、鲜活的历史典籍。改革开放以来,乐山旅游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收藏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土壤肥沃。选择在此举办全国性的门券收藏展,正是看中了乐山深厚的历史文脉与蓬勃的当代旅游活力,旨在让方寸门券与壮丽实景交相辉映,让收藏文化为城市名片锦上添花。
上午九时三十分,与会领导、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及爱好者们近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在美术馆前留下了具有纪念意义的集体合影,定格下这一收藏界的重要时刻。十时整,开幕式正式启动,川剧变臉,戏剧达人热场,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安康文化产业协会向举办方赠送书法作品并移交展会礼瓶。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王运明部长和券友代表分别讲话。原乐山市文旅局李知明宣布大展正式开展。



方寸天地,承载万里河山与峥嵘岁月
本届展览作为全国性、竞赛性的门券收藏展示与研究活动,其意义深远。它首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导方针的深入贯彻落实。小小的门券,不仅是通往风景名胜的通行凭证,更是时代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微观缩影。每一张设计精美或质朴无华的门券背后,都镌刻着一处景观的历史印记,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
尤为重要的是,本届展览特别融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主题。届时,观众或许能通过一系列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门券,如革命纪念馆、抗战遗址等门票,回顾那段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从而发挥门券收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精英汇聚,共绘券藏发展新蓝图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组织机构的精心策划与高效运作。组委会阵容强大,汇聚了来自全国及四川省、乐山市收藏界的领导与精英。名誉主任及主任由乐山市相关领导及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执行主任郜晋,身兼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旅游门券专委会副主任、乐山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多职,他的深度参与确保了专业性与地方资源的有效结合。
副主任团队中,既有王运明这样来自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分会的全国性权威,也有蒋俊、唐勇等四川省收藏界的领军人物,还有吴洵杰、李知明等本地文化、旅游部门的资深人士,以及刘向东等全国著名门券收藏家。这种“国家级指导、省级支撑、市级落实、名家参与”的组织架构,为展会的专业水准与广泛影响力提供了坚实保障。秘书长章云、李希跃、张晓明等及众多成员,则构成了执行力强的核心工作团队,确保了各项筹备与展务工作的细致入微与顺畅运行。




展望未来,文旅融合谱新篇
全国第二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在乐山的举办,其宗旨明确:不仅要呈现一场高水平的门券收藏视觉与文化盛宴,更要借此平台,促进全国群众性旅游文化收藏活动的广泛交流与深入研讨,分享收藏心得,探索收藏理论,提升收藏品位。同时,这也是推动乐山乃至全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门券这一独特视角,展示祖国大好河山与丰富的人文资源,能够激发民众的旅游热情与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开幕式的成功举行,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展览、交流活动拉开了精彩序幕。我们期待,在方寸门券的广阔世界里,广大观众能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收藏文化的魅力所在,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共创旅游文化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券藏之旅,已在乐山启航;文化之光,正于方寸间闪耀。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