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庆前夕,张笃龙门券收藏展在高陵县财政局成功举办。这是一个收藏人二十多年的梦想,在他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艰辛之后,今日终于梦圆。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32大框,将近三百张贴片,共分为六大主题。为准备此次展览,他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制作贴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学生时代的笃龙,就喜欢收集门券,这成为他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说起来,笃龙的门券收藏情缘竟然起步于我的居住地——临潼。上世纪80年代初,学生时代的张笃龙与同学到临潼参观旅游,喜欢古诗词的他被华清池门券上“春寒赐予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深深吸引住了,从此和门券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枚门券也就成了他的第一枚藏品。
如今将近30年过去了,他把收藏的门券按照博物馆、红色旅游、寺院大观、古文化遗址、亭台楼阁、名人故居、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等专题分门别类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归类装册。这些平时的不懈努力,也为他这次成功办展打下了基础。他的“迎国庆·江山如此多娇”主题展的六大专题,正是他平时钻研积累门券藏识的真切反映。
对于门券收藏,张笃龙的观点是“收藏时必须要搞点研究,这类收藏品信息量大,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我学的是历史,收藏,也是收藏历史”。这在其本次展览的专题《远古足音——史前文化遗存》、《帝王之都的绝唱——三秦系列》、《百年沧桑——红色系列》等当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钻研的透彻程度与深度。“到一定程度,还是要研究的,要上层次,对今后的收藏有好处,也能推动我们的收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笃龙先生对门券收藏文化及其意义的正确认识与不懈探索。
在看展后的酒席上,笃龙先生侃侃而谈,尽显了西北汉子的豪爽。他从门券的发展、渐进演变、印刷、检票方式及意义、门券研究、收藏文化等方面无不涉及,句句经典,直听得我如痴如醉,除了其看不透的丰富知识外,酒桌上的他又给我留下了豪爽、健谈、善饮,性格坦诚率真,言谈机敏风趣等新感觉。这些倾听内容也成为我此番前去观展的最大收获,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与知识。
除了展览的精彩之外,笃龙还给我们留下了下一个期盼——大秦岭系列。曾经风靡一时的纪实片《大秦岭》使更多的国人们了解了陕西丰厚的文化,我们生在三秦大地上,从小受着大秦岭文化的熏陶,感悟着它的豪爽与大气,深沉与厚重,但如何通过券集去表现大秦岭的风骨和精神,再现大秦岭的历史与文化,讴歌大秦岭博大的胸怀及其包容历史的变迁,这是很多陕西券友所不敢去尝试的。如今,张笃龙先生去思考、去探索这个专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专题有难度,因为很多景点很少有人去参观,甚或没有门券,故此也就有了很强的挑战性”,那么他的大秦岭系列门券专题又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期盼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姜西海(中)、省券协会长石杰﹝左二﹞、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王高兴﹝左一﹞前去参观祝贺。右二为主人公张笃龙先生,右一为副主编刘伟章 (图片提供:刘伟章)
(原载《门券博览》2010年冬季号,感谢刘伟章老师传递稿件)
【编辑:林强】

编辑: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