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2011年1月22、23日襄阳市电视台《今日播报》栏目组对王斌坤集券的情况进行了专访,准备作一个专辑播出。采访中也对王斌坤的夫人范洪英女士进行了采访。她所谈及的内容,既有从集券中看到的意义,对集券展览成功中分享的喜悦;也有对占用时间太多,对家务事做的少的埋怨,能反映出部分集券者的家属的真实想法。其实她分担了大部分家务,在帮忙王斌坤老师搜集门券、布置展版中出的力也是很多的。现把访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展示,供券友们借鉴。有一个贤内助,是集券人收藏成功的重要基础。
也说王斌坤的门票收藏
襄阳 范洪英
我家王先生的业余爱好不是很多,现在多数人打牌、玩麻将他也会,但他很少参与。他能写得一手较好的字,也爱好写些文章,时常有文章发表。现在他对收藏真上了心,收藏种类包括旅游门票、扑克、电话磁卡、邮票、纸钱币、纪念币等,大多花钱不多或少花钱,特别对收藏门票很投入,成为他最大的一种爱好,我称其为退休后的‘老年事业’。
一是精力投入:我们退休后现都应聘于鄂西化工厂医院,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大多业余时间他都把精力投入到了门票的收集、修整、归类、剪贴、文字说明编写、排版,照相、过塑、扫描、电脑保存等。还要写报道、研究文章,找材料布置办展览等,真化了很多心血。曾先后在医院、学校、厂矿,疗养院、军休所等地展出,得到了所在单位特别是军休三所大力支持和赞同,也多次得到数家媒体报道,我们深感欣慰,深表感谢。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他的投入得到了回报。
二是时间投入:他利用大部分时间对门票收集整理,晚上经常忙到十一、二点。我们因在偏辟山区上班,只有周末回到襄樊,他周六上午必定去襄城国际商都市场,周日上午去樊城松鹤路市场,在书报摊精挑细选门票,尽量花少的钱,得到新的和稀有的票。他好票不怕多,可用于交换。一去总是几个小时,我觉得他对收集门票花的精力、时间是很大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而对家务事有时管的比较少。为了作出各种完整的专题套票真是没完没了。
门票来源:
一是别人赠送:大部分是同事、朋友和亲友给的。不管是谁,只要知道的,出去旅游后总会留心把门票保存好无偿送给他,有的甚至自己收藏了多年的门票也送来随他挑。他会在门票的背面注上时间及赠送者的姓名,以示纪念。
二是买:平时到本市市场买,旅游到外地市场买,孩子、兄弟也帮忙买。
三是自己旅游购票:有的景点军人、老人免票,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我们军人可免票,可是为了得到一张有意义的票,我们就专门花钱买票。
四是交换:门票收藏者之间的门票交换,网上门票收藏者互相寄赠门票。
五是拣:公园里路边、草丛,甚至垃圾箱里也不忘瞄一眼,有时确有惊喜。
六是找导游讨要,特别是跟团旅游时。
我的支持谈不上,有时确实也有点烦,但还是帮了一些忙,当然是需要和感动。我想人总是要有一种寄托的,一种精神寄托,他这种精神寄托是比较高雅,文化品味相对高一些。现在看他并不单是一种简单收藏爱好,通过收藏、整理、归类、加以文字说明,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功底的,需要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集藏门券的意义:通过收藏、展示、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一是通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重点名胜区、历史名城等大好河山的门票展出激发了旅游爱好者的兴趣,可以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二是革命传统教育。如上海一大会址门票是党史教育的好教材。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我们先后几次参观,受益非浅,深感我们的党旗是先辈们的鲜血染红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三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收集门票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加深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认识。如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的门票放在一起,就证实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有力的批驳了‘台独’的谬论。
四是通过门票收藏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他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老有所为。
当然我希望他和所有老同志合理按排时间,爱好多多,有益身体健康。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