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专题展集于2月17日在门券收藏研究网露面,得到券友们的肯定。今天,我再将另外一部拙作《券海觅句》也献给大家欣赏。共赏之余,应编辑部要求,谈谈这两部作品的创作经历,以飨读者。 (一) 大概在三、四年前,我准备制作一部有关汉字的专题,并开始收集门券。又过了一、二年,在券研网上发现蔡宝呈先生贴出的《汉字》专题。此专题全面地阐述了汉字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阶段,且叙述清晰,制作精美。佩服之余,只能无奈地放弃了这一专题,但心里总也放不下。一日,又翻看为这个专题收集到的门券,当看到最后几十枚时,忽心有所动。在我原有的提纲中,最后一小节是反映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成熟,也随之出现了书法、篆刻中国所独有的艺术形式。另还有十多枚门券,是为了表现汉字的象形特征,准备以灯谜的方式加以介绍。这时,我立即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以书法、篆刻、灯谜来制作一部专题。一番折腾后,又遇到一个困难。我对书法和篆刻都了解得很浮浅,文字叙述颇有困难。正在这时,在券研网上看到了刘向东先生的一篇文章,谈到门券的选题第一要为自己所熟悉,第二选题也不要太大,忽有所悟。决定舍弃书法、篆刻两部分,专门制作一部有关灯谜的专题。因为我对灯谜比较喜欢,看了一些有关资料,也曾自制了一些灯谜,所以对制作这部专题还是有信心的。于是,在翻阅了有关资料后,确定了几十条雅俗共赏的灯谜。到今年春节前,《射虎》这部专题终于完成了。 为了使对谜语接触不太多的券友了解一些猜谜的方法,现特选出该作品中几条谜语加以介绍。 第三十一条谜面为:“笔帽摘下来不用套上”,即把笔字上的帽“竹”字头摘下来,把套上的“大”字舍去不用,剩下的组合为肆字 第三十九条谜面为:“人行明镜中”,“人”字在镜子中看是左右颠倒的,即为“入”字。 第四十一条谜面是根据一首古诗演化而来的“无风荷叶动,鱼在水中行”(第二句可能记忆有误,大概如此)。把“行”字拆开分列左右,鱼在其中,是为“衡”字。 第四十六条谜面为:“青衣舞双袖”,在“衣”字的横划上左右各加一竖代表双袖,即为“农”字。 (二) 2007年秋,我到黄石参加全国第十五届券展,见到了“神州之旅”的韩立先生,他赠送了我几枚门券。其中一枚五台山梵音和乐券设计印刷都很精美,当时就想一定要把这枚券用于专题制作。但在当时我已确定的专题中还用不上这枚券,又是放心不下。一天,在看一本有关唐诗赏析的书籍时,读到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最后二句“万籁此皆寂,但余钟磬声”,立即想到了这枚券,此券正是这两句诗的最好注解。一时非常兴奋,又完整地读了一遍。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能否以券配诗的形式完成一个专题?直觉上我认为是可以的,于是再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立即找出了七、八本这方面的书籍,逐一翻阅。大约半个月后,选定了以写景为主的诗十几首,并着手收集门券。我选券的标准是尽可能选与内容直接相关的门券,即门券出自诗中所指原地,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就选用了两枚西湖券和一枚西施券。如实在达不到这个要求,就选门券用图能反映诗句的原意,而不论此券出自何方,如李白“望敬亭山”。敬亭山的券常见,但图案均为景区大门,无法反映出诗中前两句的意境。现在所用的河南神农山券,图中景色是与这二句诗相符的。 在选定的诗中,孟浩然宿建德江诗中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用券最难确定。开始选了一枚扬州瘦西湖夜景券,水中有月的倒影,但券中楼阁建筑又与诗意不符,一直不太满意。某日在朝花网上看到一枚桂林的摄影券,所表现的时间应为傍晚,逆光拍照,已有夜色朦胧之感。那一轮落日呈淡黄色,也似月亮,虽不满意,也只能暂且用上。 王之焕《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所配门券是我最不满意的。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也有“折杨柳”笛曲)。远戍边关的征夫听到笛声勾起了无限的离愁,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而券中的吹笛者为女性,显然与诗意大相径庭。只所以选用这首诗,一是为了凑满二框,因其他备用的几首诗选配的门券更不如意。二是想通过众位券友提供一些线索,看看能否找到一枚与这首诗相配的门券。
这部专题共选古诗十一首。另有本人所作无题诗两首,在此略作说明: 1970年,我从黑龙江大庆油田调到位于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那时我刚二十二岁,不知中国到底有多大,眼界未开。一路行程三千多公里,因气候差异所带来的自然景色变化之大,简直令我匪夷所思。从武汉到江汉油田坐船的经历,更是第一次。在船上即兴写下了作品中的第一首无题小诗(15页)。 2003年,我的第一部专题《追寻徐霞客的足迹》已在筹备之中。所缺的是徐霞客最后一次西行一些偏僻景点的门券和武当山券,于是有了武当山之旅,并象徐霞客那样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步行上山。作品中的第二首诗,是我日后的补作(17、18页)。 本部专题为暂定稿,先取名《券海觅句》,在这里衷心欢迎众券友对其它所配门券是否合适也提出宝贵意见。我相信在众位券友地帮助下,这部专题作品会更加完美。
需要解释一下:作品见网后,因本人不善打字(需借助字典),不能及时回贴,亦借本文做一交代,还望朋友们见谅。 【编辑 陈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