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英塔,俗称“塔里塔”,湖州的“三绝”(塔里塔、桥里桥、庙里庙)之一,以其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精湛的雕刻艺术和蕴含丰富的佛教文化,被誉为中国古塔的一朵奇葩,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英塔的门票已更换过多次,票面均是以塔造型,大都是外塔,近来用的门票是将内外塔影像全部印在票面上,更显得精美。
图1和图2为早期票,图3和图4为近期票,图5为内塔摄影图。
飞英塔,初建于唐代公元844年,原系为贮存僧云皎自长安带来的舍利珠和阿育王饲虎面像而建石塔,后传塔顶出现神光,又建一座木塔罩住石塔,以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现”而取名飞英塔。公元1138年,塔遭雷击而毁,幸”舍利无恙”而重建木塔,后虽经多次修缮,终因年久而破残不堪,直至1982年进行了复原大修。飞英塔外塔7层8面,高55米,在每个塔檐上都装饰着垂兽,现塔身砖混结构,外塔的内部4层以下是中空,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连通塔身外,上设栏杆游廊,层层都有塔檐,内设盘旋直达顶层的扶梯,外塔的上面三层有楼面。内存石塔高15米,5层8面,石塔各层腰檐、平座、斗拱等建筑构件型制规整,雕刻精细。石塔下为须弥座,最下层雕刻的是云,云的上面是海,海里有巡海的夜叉,须弥山上,住有佛、菩萨、罗汉,这是一幅有名的《云山佛海图》,须弥座上方雕的是“海石榴化生图案”,每面均有两个化生童子隐匿其中,还有虎、鹿、猴等动物藏于枝叶之间。石塔不仅雕刻精美,而且还是一件宗教艺术的精品,整座石塔的各个层面都有佛龛,佛龛内都雕有大幅佛传故事。第一层正南是一幅释迦牟涅槃石雕像,第二层的正南是泗洲大圣菩萨雕像,第三层的正南是一座四肋士佛像,第四层的正南是西方三圣石雕像。第一层正北是地藏王菩萨的佛像,第二层正北是一扇半掩的门,这就是舍利塔的门,第三层正北是多宝如来和释迦如来,第四层正北是一幅大悲观音像,整座佛塔共有1048尊佛像。个个都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流,沿着外塔的内壁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内可饱览石塔之精华,外可俯瞰湖城之风光。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名士对飞英塔的赞赏题咏不绝。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湖州任太守时,曾多次登上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廓,震泽浮云天。”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登飞英塔》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可见登高可望见太湖,感受非凡。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