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赏析:巧用比喻

河北省:康立群
显示日期2011-03-24;访问次数:1200; 电脑端

大槐树景点使用过多种门券,笔者认为这是最富艺术性的一枚。券面上,一株古槐老干虬枝,掩映着写有“根”字的影壁,底色为黄,准确表现了黄河水黄土地哺育的华夏子孙,虽分布各地却同根同源的主题。层次分明,画面饱满,略带朦胧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悠远、沧桑的感受。

前两年写过一篇关于严凤英门券的文章,近日高如九先生寄来一枚新券,画面洁白素雅,颇有韵味,只是新馆的大屋顶,虽然气派,但少了点儿什么。右下角的一枝梅花使券面充满生气,更喻示着扎根民间的黄梅戏无限的生命力。

将文学中的比喻,运用到设计中,给人以美得享受,体现了门券的文化性、艺术性。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姓名:章云; 时间:2011-03-24 00:05:08

康老师就是康老师,一枚券看的仔细,读的认真。向您学习了。

姓名:杨帆; 时间:2011-03-24 04:41:49


优美的文字,
喜欢读!
老槐树的门票设计很有匠心。黄梅戏的一张逊色一些,如果把梅花换成黄颜色,在画面中再大一些会更好。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1-03-24 07:23:41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这就是立群的品味。
老槐树扎根泥土,黄梅戏扎根民间,玩券人扎根券坛,都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03-24 08:05:36

券好文精,门券收藏研究的道道真多,尤其是大槐树券,更是意味深长。学习!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03-24 09:12:22

寥寥数语,点睛之笔,艺术欣赏,需要品味。好文!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1-03-24 09:47:41

看到康老师的文章倍感亲切!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1-03-24 11:57:14

欣赏、品位、研究之杰作。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1-03-24 12:26:54

拜读,学习了!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1-03-24 20:04:27

学习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1-03-24 21:48:00

跟着老师欣赏。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1-03-24 22:06:14

欣赏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1-03-24 22:25:56

门券上面有学问,康老师是有心人,看后很有启发。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1-03-25 08:41:22

收藏,研究,品味,增知,这就是门券收集的魅力.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1-03-25 09:19:25

康老师研究门票,已进入门票的意境,入境才能看出门票的内涵和美感。佩服啊!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1-03-25 09:31:38

欣赏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1-03-25 17:09:08

比喻的真好!爱读!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1-03-25 19:18:46

一枚门票,康会长一点评,使人收获不浅。学习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