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门券协会,于4月22日组织会员到定州去采风,很有意义。何谓“采风”?翻阅《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采风:搜集民歌”。又翻开《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采风:古指搜集民歌。现也指演员或作家等下到基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风:古指民歌".两者解释笔者都不甚满意,尤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还仅限于古代,太不“现代”了。“采风的解释要与时俱进有概括性为好。笔者认为:采风系专业人群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收集本专业素材的活动,不知当否。券协会员到旅游景点采风,是何含义,笔者拙见,系指券协会员到门券所载“景点”调研其历史、文化内涵,即是门券收藏的真谛,又是采风意义之所在,更是门券收藏领域之拓宽。采风和旅游不同,旅游是参观、消遣、放松、玩;而采风不但有目的,而且有任务,还要有成果。
这次定州采风,收获颇丰,见了世面,长了知识,了解了历史。以下几处古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山汉墓(照片一)。

到定州中山汉墓采风,了解到定州是中山国的都城,其中山汉墓从历史上就认为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第一代国王)之墓,还有乾隆43年(公元1778年)立的石碑(照片二)。

这座墓历来被称为“靖王坟”。1968年中山靖王墓在满城县陵山发现后,才知道这座叫了千年的靖王坟并非真正靖王坟。而这座墓经专业考证,初步认为是汉中山孝王刘兴之墓。
风雨竹石刻。走进北庄子汉墓石刻馆,馆的院内有历代碑刻100余通,年代从南北朝到民国,类别有碑记、墓志、经幢、造像等,其中关帝诗竹碑,在考古和书法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关帝诗竹碑,亦叫关羽风雨竹石刻,为三国时期关羽所画“风雨竹”诗。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留曹营,当时曹操求贤心切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这并没有动摇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志。

当知刘备下落便画了“风雨竹诗图”(照片三)。以竹喻志,画中藏诗,自己去寻刘备而走,其诗为五言绝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照片四)。用薤叶书将此诗组成竹画,为汉代书法珍品。这首诗也表明关羽的人格高尚,怪不得全国各地都建有“关帝庙”,倍受人们的崇拜。

古菱齿象牙。在定州博物馆展览有在叮咛店镇子远村沙场发掘出的一对象牙和一块下颌骨化石。象牙长3.43米,粗端直径30公分,重190公斤(照片五),下颌骨直径80公分。经专家初步确定,这是距今至少20万年以上的古菱齿象化石。专家分析推断,这头大象高约5米,身长约9米,体重达50吨左右。这给科学界提供了多学科研究的实物标本,也为我们今天认识古生物、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原始进化的客观条件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据。

定州博物馆。此馆成立于1959年,近半个世纪来,收藏文物之多,堪称全国县级博物馆之最。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文物82件,国家二级文物182件,国家三级文物420件,馆藏古籍旧志2.9万余册。尤其宋代定窑是我国古代民间五大名窑之首,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居重要地位。其瓷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和“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定窑泥塑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照片六)。

定窑泥塑产品除供朝廷御用外,还大量出口到埃及、波斯、印度、日本和非洲一些国家。定州博物馆还藏有古籍旧志、缂丝、竹简等珍贵文物。定州博物馆坐落在定州文庙内,博物馆是文庙的组成部分,而文庙内的一切文物,又都是博物馆的藏品,文庙本身也是博物馆的最大文物。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范例。
以上收获,最深刻的还是对“采风”的重新认识与理解。
【编辑:郭林生;网页: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