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连云港市举办首届《西游记》文化节,门券图案采用承德市丹霞地貌奇观之一的磬锤峰的摄影照片。发现这枚门券,让我十分惊喜。说明承德自然风光有独到之处。家乡的名山被外地欣赏,自然有几分骄傲。
“磬锤峰”上接蓝天,下悬绝壁,一柱擎天,气势雄壮。因其形状像磬锤,又似棒槌,所以百姓俗称“棒槌山”。“磬锤峰”乃清康熙命名。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东8里的山巅之上,下锐上丰,敖立苍穹。全高59.42米,棒槌高38.29米,下部直径10.7米,上部直径15.04米;体积6500立方米。磬锤峰南200米有形体似蛤蟆的巨石,长20余米,高14余米,腹下有洞,人可进出。民间认为棒槌峰、蛤蟆石相依共生,流传有”棒槌不倒,蛤蟆不跑”之说。
承德的丹霞地貌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
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26——527年)曾经到过此地,他称其为“石挺”。在〈水经注〉中他这样记述:“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武列水,即现在的武烈河,穿过承德市区)。
清康熙对此峰极其赞赏,选址热河行宫,与其影响有关。他作诗赞美此峰:
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间报深秋。
谗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
乾隆也有锤峰诗曰:
带河襟巘辟仙庄,卓然峰立东岗在。宇宙以来便有此,惟圣人通天地情。
穹隆高矗飞云流,亭亭入望偏宜秋。一轮冰镜正圆满,憑将挂著千山头。
清著名文人赵翼有《棒椎峰》诗这样描写:
峰头惊孓立,石笋忽然生。颇似金径状,殊惭玉杵名。
空中禅棒喝,月下捣衣声。远壮行都色,孤标接太清。
现代著名诗人田间在《棒槌峰》诗中歌唱道:
你是远古迁移,你是生自海底。
——棒槌峰,崖畔立。
万山一柱挺拔,天宇是你扶起。
——人称是石槌,美丽而神奇。
……
此峰接天矗地,有阳刚之气魄,被视为保护承德的自然力量,也作为承德的象征。一般佛寺不设后门,但乾隆根据章嘉活佛建言在此山下修建的普乐寺独辟后门,此寺的中轴线与后门正对着棒槌峰。暗含着承天迎福,天地融汇,普天同乐之意。
在避暑山庄造园艺术中,借景棒槌峰是主要的一项原则。巧妙的是从避暑山庄内东望,各个角度都能见到棒槌峰,在72景中有一景就叫“锤峰落照”。
承德棒槌峰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它还是远古人类崇拜的祖先之神。世界文化名人、著名学者、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张士元教授,于2004年11月30日,在实地观察和考证后作出如上结论。
张教授认为,世界各地都发现古人类男根崇拜的遗址或遗迹,在他20余年的考察中,有关男跟崇拜的内容比比皆是。棒槌峰在远古时应是先人的崇拜对象,棒槌峰下的巨大平台是古人祭祀的地方。他说,所以作出如此论断,因为在磬锤峰的对面还有一个蛤蟆石,而蛤蟆(蟾蜍)的文化内涵是女阴,在民俗文化中与月亮、鱼、水是同一文化内涵。再加上棒槌峰周围发现大量的新旧石器、陶器等,可以断定:在上万年或数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棒槌峰是远古人类顶礼膜拜的祖先之神。
承德“棒槌峰”与广东仁化丹霞山的阳元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奇怪的是有阳必有阴。天地之间,许多奥妙,无法解释得清。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是承德市一处重要旅游风景区。因紧挨市区,交通便利,故游客众多。
磬椎峰索道,有高低起伏变化,沿途景观迷人。与天下各地索道比较,有特殊的魅力。
80年代索道刚开通时,票价3元。在索道票背面印有诗歌曰:
乘椅登山去,空游乐无穷;锤峰远自近,绝妙趣横生;
行程千余米,只消一刻钟;五神壁画美,石蛙欲凌空;
古桑频招手,仰峰叹神工;悠悠顺山下,巨龙似飞腾;
八庙收眼底,山庄碧水清;千年松涛劲,云山伴菇钉;
流连人忘返,只缘在山城;愿您早光顾,不虚承德行。
如果步行上山,虽有流汗之辛苦,穿行于林阴鸟语中,山峦迎送,赏景之快乐,妙处更是述说不尽,所以有很多人选择步行游山。
承德民间流传顺口溜:“摸到棒槌根,健康有精神;摸到棒槌腰,年轻不知老;摸到棒槌尖,长生变神仙。”其实谁也不能摸到棒槌尖,连腰也摸不到,因为它太高太险了!
杨帆赏券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