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门券交流展览资源共享活动
—— 本网秦皇岛门券交流展报道活动综述
河北省第二届暨秦皇岛首届门券交流展于9月17-18日在秦皇岛成功举办,门券收藏研究网组织力量对此次门券交流展的各项活动进行了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全方位报道。截至目前,共发表各类文稿51篇,视频5集。其规模之大,是门券收藏研究网自创办以来的首次。据悉,如此全方位、大规模的宣传一个门券展览交流活动,在全国券界历史上也不多见。
提早谋划,精心准备:为了作好河北省第二届暨秦皇岛首届门券交流展的宣传报道工作,保定券协和门券收藏研究网于8月30日召开了专题会议,保定券协会长、门券收藏研究网站站长王建池先生主持拟定了秦皇岛门券交流展活动的报道计划,并就文章的编排,各级栏目的设置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将每篇报道具体落实到人。为使报道计划落到实处,网站编辑部将活动计划提前向主办方进行了通报,并向外地拟参会券友发出了撰稿邀请。
形式多样,全面报道:为方便主办单位介绍、券友们了解活动准备情况和当地名胜古迹,易于券友投稿与浏览,网站在论坛开设“秦皇岛展”专栏,以消息、快讯、景点介绍、现场报道等形式快捷的反映活动情况,在主页则开设“专题系列报道”,让券友们畅谈对交流展活动深层次的认识,剖析交流展活动的成功与不足,抒发参加活动所见所闻的情感。到目前为止,智友论坛发表秦皇岛“现场系列报道”主题帖9篇,视频5集,其它相关主题帖19篇;网站主页“专题系列报道”共发表文章20篇,其它文章3篇。
情景交融,亮点频现:主办方以满腔热忱,详细介绍活动准备和当地名胜,唤起了大家对盛会的向往;撰稿人以真挚情感,用文字和影像再现了活动中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既抒发了作者胸臆,又满足了因故不能到场券友的情感需求。拒不完全统计,这次报道中使用照片290余幅,门券图片57张,充分体现出网络传播在实现“门券收藏成果资源共享”中的强大优势。回眸篇篇佳作,让我们吟唱着杨帆先生的《券之歌》,去感悟门券收藏的真谛;赞许着郭林生先生笔下的《王哥》,去体验活动主办者的不易;伴随着康立群先生的《反思》,去明辨参观券展与券品交流间的关系;如果您想实现门券电子展集制作水平的再提高,请欣赏胡保平先生的《感悟》;如果您想达到现场展览的最佳效果,请您观赏与实践陈明新先生的《助推剂》;……。佳作篇篇,亮点频现,限于篇幅,恕不一一评点,!
多人参与,效果明显:此次报道能有如此规模,与以下各位热心撰稿人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他们是(以文章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王胜明、王建、王建池、陈明新、郭林生、杨帆、寇瑞敏、邓海芬、崔艳红、张全保、都兴水、周新娥、高兴武、胡保平、顾宗玲、康立群、彭安荣、吴士育、彭森、陈良庆、秦曙韵。在此代表网站编辑部和广大券友对各位撰稿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此次报道活动在券友和网友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先后有9000余人次浏览了相关报道,券友和网友跟帖达到470余人次,广大券友、尤其是未到活动现场的李建新、孙元利、谢家树、于国琪、彭水珍、徐彬、沈剑勇、何锦雄、罗本舜、赵林、王丽荣、黄冶斌、任文奎、杨新渝、唐铁柱、赵义方、梁红梅、张景生、张宝贵、陈捷等券友在留言中与网友们一起感慨主办方的辛劳与奉献,赞赏撰稿人的热心与文采,称赞这种资源共享的好形式,期待今后类似活动时有更多感人的佳作。
在现场展览的三分之二的券集不能在网上展示,是这次门券交流展成果共享的一个遗憾。这次参展35部展集,除已经在我网展示的《路》、《移天缩地在承德》等11部电脑制作展集外,其它24部截至目前还没有在网上与券友们共飨。尽管网站编辑部在活动准备阶段和活动结束后都以不同方式向作者邀稿,但由于这些展集都采用了传统的制作方法,且大贴片居多,要想上网展示还要扫描或拍照,扫描成本高(大贴片扫描需要专业设备,在保定每张费用7元左右)、拍照操作要求精、作者共飨意识欠缺等影响了作品上网展示。这也是门券展集网上共享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现门券收藏成果的资源共享,一直是我网不懈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大家热心参与,共同努力,在今后的门券展览交流活动中更好的实现主办方、撰稿人、浏览者多方共赢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秦皇岛门券交流展报道人员
编后:为感谢参与秦皇岛门券交流展报道人员的支持,我们将给每人赠送由陈明新、王建池、张全保捐资,陈明新设计制作的“河北省第二届暨秦皇岛首届门券交流展”实寄纪念封一枚(保定券协会员由陈明新转交,其余由王建池于本周寄送)。

【图片:王慧杰;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