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春天,我与朋友一起来到了临海东湖玩,那时候临海只有东湖在卖票0.2元一张,我顺手保存下了,夹在工作笔记上,这是我的第一张门票。然后在上海工作期间,因去银行的路太远,到达嘉定城区时银行关门休息了,于是午饭后就到嘉定城区的景点玩,加上朋友亲戚经常来上海、苏州陪同他们,94年的时候我担任上海公司经理经常陪上海的朋友到浙江玩,到97年的时候门票就有几千张了。在1997年的秋天,我和太太去上海鲁迅公园观看啤酒节,看到边上有啤酒标在展览,突然一个人来到我们身边问:“侬也喜欢吗?”“阿拉欢喜白相门票”我随口回答。他说:“那我给侬介绍一下我们上旅委的老姚和老蔡,人很多的”。当时我就答应了,等月末时随他到了上海中山酒家,他就是上海的朱永山先生,可以说是我的入门师傅。于是,就认识了姚老师、蔡老师等多位沪上名家。在参加上旅委每月的活动中,大家见到我是一个说很流利上海话的外地人,经常拿着香烟给人家抽,对他人很客气。于是纷纷送我门票,不到一年时间我就成了“万券户”。
97年的冬天,我随姚金文、蔡步强、江东根、徐兆锁夫妇到苏州参加交流会,顺游了上海青浦朱家角、昆山周庄。那时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门票交流活动,见到了“江南券痴”陶刚先生等各地的收藏家,花了3000多元满载而归。98年夏天,因工作原因,我离开了第二故乡---上海,回到公司总部,经姚老师介绍,加入了浙江旅专委,从此彻底上了这条通往全国各地的“收藏大船”。
其后的十几年我参加了98年上海市第五届交流会、3次的苏州交流会、N次的无锡、南京交流会、镇江的全国第一届、石家庄的全国第二届(还有2010年华北区的交流会)门券交流会、常州、南通的江苏省展、2000年的天津第十一届、2004年的重庆第十三届、2009年的黄陵第十六届、2011年的郑州、太原交流会;参与组织了浙江省第三届、四届门票展览和数次的交流会;组织发起了三次“甬台温”地区交流会和7次的台州市门票磁卡交流活动。
我感谢建池兄对我开馆的大力支持,2000年的天津我们有缘共处一室,从此成为无话不说的挚友,他和嫂子是第一个到我馆的收藏界人士,并感谢全体保定的各位前辈和老师。感谢朱永山先生把我引入了门券界并对我无私的帮助;感谢李国良先生给予我亲兄弟般的关爱;感谢胡荣林、徐兆锁,使我们成为沪上门券界的“三兄弟”;感谢姚金文老师时时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戴从武、陈爱国先生对我的信任;感谢刘会英兄及嫂子的热情招待;感谢孙会军,我们十几年来一直没见过面,但一听声音就能知是对方,感谢远道而来光临寒舍来圆梦,很高兴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感谢刘天视先生,虽然您在遥远的乌鲁木齐,但我能感受到您的时时刻刻的关心和鼓励;感谢廖秋媚老师,虽然我们只在黄陵匆匆一面,但有第二张门票就能想到我;感谢石杰老师匆忙的两次会晤,但能一见如故;感谢胡海平兄多年来的支持,特别是为我接待了浙江省赴黄陵参会的全体成员;感谢陆福生老师,我们每次活动不在一起吃饭是不可能的、一年不见五次不过年的;感谢陶刚兄及无锡的全体朋友们给予兄弟般的情谊,同时感谢他为我起了一个新名“三哥”(假冒的),哈哈哈!开心就好,管他呢;感谢白丁、羊区长、61哥哥、司徒老弟及大西岔兄弟张勇、王峰等朝花网上的朋友;感谢李迪老先生,您是我最年长的朋友,还谦虚地自称为愚兄;感谢兰州某高校的刘玮教授,虽然不在门券界,但时时关心我的收藏,经常向朋友、同学索要,还亲自去景点买,甚至去兰州博物馆、秦腔博物馆翻箱倒柜为我找票;感谢黄格枫兄弟为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感谢小兄弟陈磊、陈捷的大力帮助;感谢在我收藏过程中给予支持的孟老、周昌林、韩厂长、张德赛、吴梦玮、王洪恩、张征、张兴华、安小毅、王利平、崔艳红、渠天津、吕凌、胡保平、赵廷文、俞向东、瞿高生、陈曦、周介明、田子、方福全、金志根、王小华、杨钧、李会斌、叶秀义、王运明、丁百鸣、李伟钦、赵炎、胥昌同、张荣谋、向维政、温万红、张勇、夏咸洪、张辉、张慧萍、潘向阳、李道袁、钟杰、秦曙韵、方树江、李本侹、阿雄、林国荣、刘建、费怀仁、陈军、高丽、杨子、贾永起、刘春考、姜莉莉、林延军、马楚玉、牟林、庞彤、叶永坤、章志云、许明鸣、许明明、吴晓等台州所有的朋友、浙江省旅专委的全体会员、浙江大经建设集团公司的兄弟姐妹们,虽然我离开5年了,但你们还牵挂着我的门票“事业”;以及网上发帖祝贺开馆的各收藏组织、还没有一一列入名字的一直关心支持我帮助我的朋友们;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以及我的学生们。《文广斋》的开馆离不开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欢迎光临《文广斋》参观指导!
(编辑:陈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