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不管喜不喜欢戏曲的人,可能都听过这句唱词。因为与刚直不阿、清廉公正的铁脸包公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封府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有名的古代府衙之一。对我来说,开封府却有着另外一番感触。
今年2月,91岁高龄的外公在开封去世,我从湖南赶去送他最后一程。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外公慈祥和善,平日喜欢喝上几盅小酒。外公位于小纸坊街的住宅,是我常去的地方。一个不大的临街小院,南北走向长长的院落里,住着几户人家。在这里,留下我许多美好童年回忆。小纸坊街的南面,就是包公湖,开封人称其为“包府坑”。小时候我不懂,以为是“包袱坑”,一直想不明白,“包袱坑”是个啥意思。北方的严寒天气里,包府坑上水面结上厚厚的冰,我还在上面放过风筝。
后来,我离开了开封。再后来,小纸坊街南面建起了开封府。外公的房子在小纸坊街南侧,恰好在开封府的修建范围之内。于是,等我后来再回开封,那个曾带给我无数美好回忆的院落已不复存在,成为开封府的一部分了。
送别外公后,我特地来到小纸坊街。在外公旧宅的位置前,我伫立良久。眼前是开封府的北门,红色围墙格外显眼。伴随着城市飞速发展,中国城市的拆迁进程也不断加快。多少记忆,只能留在脑海里了。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也好,至少变身为包公府的一部分后,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应该不会再有大的变动了。至少,我还可以在这里凭吊,怀想。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千里万里还乡,旧宅根本无迹可寻,感情无可寄托。
后来知道,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从小就曾在小纸坊街住过20多年。他的故居,似乎还在,但没有明示。如今的开封府,威武庄严,按照宋代建筑风格修建。每天这里都有文艺表演活动,如“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榜前捉婿”、“演武场迎宾表演”、宋式舞蹈“荷韵”等。我的一个姨夫和一个表弟,就在开封府担任群众演员。如果哪一天你去开封府,说不定能遇到他们呢。那个身着古装,白须冉冉的老人,就是他。
这张开封府门票,中上部写着“游开封府 品味大宋文化 拜包龙图 领略人间正气”。右下方,一对威严的雄狮端坐在府衙前。开封府,端的是气势不凡。
作者姓名:李春璞
QQ 号码: 742594779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