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券藏人的聚会上,一位刚刚步入拳坛的收藏者,捧着自以为很珍惜的两枚券,送与一位收藏大家,以答谢大家的赠券。
这位大家看了一眼,不屑地说了一句:这都是垃圾票!随之三把两把,嗤嗤撕得粉碎,抛洒于地。这场面让赠票人很下不来台,旁边的人也很尴尬,都不知怎样应对,一时静场。
这情景让我很惊悚。这难道是大家的气度?或者是“富贵者”的豪迈?——我不以为然。
一个词汇立即浮上心头——“尊重”。尊重人并尊重万物,是先贤的教诲。有人说: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尊重人的道理,大家都清楚,这里不多说。本文主要谈一谈对物的尊重,或者直接说对“门券”的尊重。
爱什么,就要尊重什么! 爱门券,就要尊重门券!
每一位收藏人,都不会忘记收藏出“寒门”、筚路蓝缕的那个时期,不管藏品多么残损,多么破旧,每有所得,都孜孜而喜如获大奖;欣欣然反复欣赏;惕惕然小心收存。度过了“吃糠咽菜”“荆钗布裙、短褐穿结”的时期,逐渐小康,丰衣足食、以至达到峨冠博带、珠围翠绕的任何时期,都一以贯之的需要尊重。“糟糠之妻不下堂”——此成语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要尊重,替换下的门券也要尊重
喜新,但不厌旧,道德的准则,——在人们生活中却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违背。在一切收藏活动中,需要更新,需要提高,但是不应该有轻贱。在券藏人中,“垃圾票”一词——司空见惯,司空听惯,几乎成了普遍使用的术语。这个术语明显的有着轻贱的的含义!
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词汇。因为正是那些所谓的垃圾票,给所有的券藏人奠基了步入华丽殿堂的阶梯。
承德的券藏人,每次忆旧都会心怀感激地提到第一次到省会,第一次参加大型交流活动,一些收藏大家赠送的那些成堆的门票,归来都成了大家券藏起步的资本。
“苟富贵无相忘”。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庄子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先贤的话,随时随地都给我们启迪和警示。对多余的票,无论有意还是无心,请勿以“垃圾”轻之、贱之!
古人教导读书的孩子,要珍惜纸张,随便撕字纸也会下地狱。我们面对多余的门券,多想想从设计到印刷,到出售,到市场,到交流,里面有多少人(包括自己)的汗水、辛劳,怎么能够忍心撕碎?自己不需要,会有别人需要,券友不需要,可以到校园里送给孩子们。在孩子们眼里,那可都是花花绿绿的美好的世界!
启示、哲理——由收藏家,扩展到公务员。无论为官任上,还是退休林下,当时时自警:“我本布衣”……|
杨帆 2012.1.30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