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1006方修清——我的良师益友

——读《方修清收藏文选》有感

河南 新乡:王继平
显示日期2012-05-04;访问次数:594; 电脑端

TY1006方修清——我的良师益友

——读《方修清收藏文选》有感

文/图  河南新乡 王继平

2012.05.04

 

  “一个一辈子沉醉于收藏的人,烟标、风光门券收藏爱好者”——方修清。

  2004年5月30日,笔者利用到郑州出差的机会,登门拜访了河南省著名收藏家方修清老师,临别前,它送往一张名片及一本书,上面这段话就是名片上的内容,名片的背面,有他的一幅漫画像,脚踏地图,一手拿烟标、一手拿门券,增添了几分幽默和情趣,旁边的一首《自嘲》诗写道:中州偏隅一老顽,不自量力编“文选”,烟标门券两手抓,误把藏品当饭咽。

 “文选”的全名是《方修清收藏文选》。方老师在书的扉页上留言:请王继平先生雅正,并签名盖章,这是我得到的第一本个人撰写收藏的专著,多年来,我将这份礼物一直珍藏。

 “藏界孺子牛”

  方修清今年已届八旬,从小喜爱收藏的他已有70年藏龄。大半个世纪来,他孜孜不倦地从事收藏活动,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后,他团结藏友率先在国内筹建了第一个民间收藏组织——郑州市收藏协会,近二十年来,他主编出版了《收藏文选》、《收藏爱好者风采集》等刊物影响很大,此外还在国内发表收藏作品上百篇,涉足收藏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方修清收藏文选》中,我读到了他《在全国第四届旅游门券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我仿佛看到了1989年夏天,他在开幕式之前的几个月,他与郑州市收藏协会、黄河游览区同志顶酷暑、日夜操劳、积极工作的忘我奉献的场面;我仿佛看到了此次展览的隆重开幕式及展览,38人参展,86框作品,二千枚门券,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收藏爱好者的作品汇聚郑州黄河游览区;同时,我为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他们将展览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即将兴建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精神可嘉。

  感谢方修清老师赠送我“第四届全国名胜古迹门券艺术展览参观赞助券”及纪念封,这是极其珍贵门券资料,我虽然没有参加这届门券展览,但是,我作为一名河南人,看到这张门券,感到骄傲与自豪,这是至今为止,河南省举办的唯一的一届全国门券展览,这届门券展览有着重大意义,由此建立了全国各地轮流举办的制度。方修清老师与姚金文等一批老同志为全国门券协调组成员之一,为全国门券事业的奠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藏界孺子牛”,获得了嘉奖。

    收藏关键是必须有所创新与建树

  在《方修清收藏文选》自序中,他是这样写道:我认为收只是“采购员”,藏只是“保管员”,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关键是必须有所创新与建树。

  从80年代初,方修清坚持数十年,编编写写,写写编编,有二十万字以上文稿与上百万字的刊物,2003年,在藏友的鼓励下,他决定将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文章结集出版,就是这本《方修清收藏文选》,该文选总记公益类15篇,烟标类31篇,旅游门券类22篇,集邮及其它类20篇,附录12篇,合计100篇。

  在《方修清收藏文选》中,我特别关注了《旅游门券类》的22篇文章,他的许多文章,短小精悍,主题鲜明,今天读来,仍是精彩,譬如:赏心悦目的参观券、被誉为“天下第一”的风光、谈老君山门票的着色、古函谷关为何关门朝东?等等,尤其是“旅游景观称谓简释”,给广大收藏者提供了可循资料,今天读来,仍非常亲切、实用。

  在《民刊“十八忌”》中,他说:十多年来,纵观民刊数千份,根据直观感觉,总结出“十八忌”。下面,我摘录其中几条:一忌名字字体太小,太冷僻,令人看不清,读不准。二忌编号、日期、主编、邮址不在刊物首尾显眼地位,人们不好联系。十忌刊小不选短小精悍文章,却刊登写冗长文章。十二忌刚办刊就向藏友伸手求赞助。十五忌轻率评佳友,以自己好孬定标准,使人感到可笑。十八忌有错不敢承认,死爱面子,以一贯正确自居。方老师这些至理名言,今天读来仍有教育指导意义,对我今天办《新乡门券》受益匪浅。

  方老师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他的门券主要是以省份划分,还有许多专集,像祖国十大风光,天下第一、十大名花等,各具特色,而且非常珍贵。方老师认为,门券是最不容易收藏的东西,费时还花钱,他最珍爱的那本台湾风光集,让他费尽了心思。

  对于门券收藏,方老师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收集门券一定要有高招,一要信息灵通,要掌握大量信息,要掌握各景点的分布以及开发情况。二要投石问路,首先问清景点的门票价格及种类,然后再托当地的熟人或朋友购买或邮寄。三要契而不舍,找不到熟人购买,就与该景点所在地的文化局、宣传部、旅行社联系,让他们帮助收集或邮购。四要推理分析,有时得到一张门券,凭经验估计一下是否有同类套票。

  方修清——我的良师益友。您编著的《方修清收藏文选》是我学习的榜样,奋斗的方向,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办好《新乡门券》,争取在1—2年之内编写出版一本《在河之南——河南省早期优秀门券荟萃》,为我国门券事业的建设尽自己微薄力量。

 

【作品编辑:郭林生,网页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05-04 00:29:27

推介很详细,阅读咱受益。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2-05-04 07:44:21


八十顽童方修清,
创建券协打先锋。
无私奉献孺子牛,
“文选”券篇短而精。

姓名:陈捷; 时间:2012-05-04 08:20:32

好!好!好!!1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2-05-04 10:04:48

经验值得学习。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2-05-04 10:32:43

推荐了一本值得阅读与收藏的好文选,介绍了一位执著收藏、有创新、有建树的券界老前辈。谢谢继平!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2-05-04 16:04:07

期盼继平大作早日面世,支持。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05-04 19:58:48

推介了一本好书,有经验,有见解,值得学习。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05-04 20:22:05

书中的经验之谈,值得每一位收藏者学习。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05-05 08:48:02

推介很好,书中一宝。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05-05 15:19:54

继平堪称门券新乡第一人,说他第一不是论门券的多与少,而是对门券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方面,他能给我们认真推荐方修清的文选,说明他已经从文选中获益,那么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得到这本书,来拜读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5-05 16:01:16

学习欣赏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