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抗击法军入侵
细节
1885年3月1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亲率舰队进攻镇海口招宝山炮台,企图夺取镇海,在东南沿海要害之地给清政府施加压力。中国近代著名维新思想家、杰出外交家薛福成时任宁绍台道,他与一批爱国将领率大军坚决抵抗。那天下午,孤拔乘坐纽回利舰,统率舰队进攻招宝山,企图击毁威远炮台。被当地百姓称为吴大佬的虎将吴杰立即下令用200磅弹后膛钢炮迎击,头一发即命中纽回利舰船头。敌舰用排炮轰击,招宝山和镇海城内弹如雨下,吴杰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操炮,又击中纽回利舰船尾。酣战至傍晚,法舰全部退回金塘洋面。不甘失败的法军隔两天又遣5艘军舰向招宝山炮台发起猛攻,吴杰又亲自操炮,第二发击中敌舰船桅,横木下坠,压伤法军司令孤拔,这个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侵略军头目因伤最后死于澎湖。镇海军民坚持抗战103天,最终以法军彻底失败而告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海防抗击外敌入侵的战役中取得的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完全胜利。
镇海军民反侵略史迹展览
战事停息后,招宝山渐渐被人遗忘。"是青年学生给了我们启迪",镇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炳华告诉记者。1993年10月,镇海文化部门举办了"镇海军民反侵略史迹展览",短短几天吸引了万余参观者,其中不少是青年学生。镇海中学一位学生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充满激情地写道:"中国会永远落后吗?我们将用行动作出回答!"镇海中学的学生在先烈们英勇事迹的激励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镇海文广局副局长冯忠法透露:这所在本世纪30年代由柔石任过教导主任的浙江省著名中学,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在98%以上!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感染了镇海的决策者。保护、修复、开发海防遗迹工程,兴建我国第一座海防历史纪念馆的腹稿在区委书记洪钧杰的胸中形成。
兴建海防历史纪念馆
兴建海防历史纪念馆,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提出
1994年元旦刚过,区委书记洪钧杰、副书记周忠德等领导登上招宝山,望着日臻繁荣的北仑港、镇海城,望着眼前的海防遗址,他们想得更远: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后,多次提出要用中国近代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兴建我国第一座海防历史纪念馆,保护和修复海防遗址,既能起到教育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的作用,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决定
1994年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在镇海打响。镇海区委、区政府正式决定:全面实施镇海口海防遗迹保护修复开发工程,兴建我国第一座海防历史纪念馆,在镇海建成一个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他们还决定: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为"爱国主义教育周",全区在镇海人民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全区所有中小学,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第一篇课文都要结合海防历史宣讲爱国主义;企事业单位新员工、中小学新生都要到海防遗址参观接受教育……
奠基
1995年4月18日,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者齐康教授设计的我国第一座海防历史纪念馆在招宝山下隆重奠基。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亲手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铜匾授予镇海区委副书记周忠德。乔石、张震、迟浩田、张爱萍、胡绳、杨汝岱等领导同志为纪念馆题词。人民日报社、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与镇海区委、区政府联合召开了纪念中法战争镇海之役胜利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国防大学教育长徐舫艇、著名史学家戚其章等50余位史学、军事学专家会聚一堂,对镇海之战和兴建海防纪念馆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镇海广场千人宣誓,万人签名,浩浩荡荡的彩车游行长龙奔向四方……
如今海防历史纪念馆免费对公众开放。笔者2012年3月曾参观该纪念馆,无门票,进馆参观者可得纪念馆介绍资料一份。(见图)

镇海海防历史纪念馆外景

海防历史纪念馆介绍资料1

海防历史纪念馆介绍资料2

曾使用的海防历史纪念馆门票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