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馆《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自6月17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更引发了公众捐赠抗战文物的热潮。
昨天,从浙江绍兴来京务工的赵林专程赶赴抗战馆,送来收藏的两份1936年出版的《世界晚报》。这两份老报纸分别是1936年5月16日和17日出版的,先后以《河边今晨抵平设日军旅团部 一部日兵增开通县 今井定今晚赴榆关》、《日兵一部今晨续开抵平 陈中孚定下午赴津》为题,对日军向华北增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
赵林说:“我查阅过资料,《世界晚报》1924年4月15日在北平创刊,这份报纸以言论公正,消息灵通正确,不畏强权暴力著称,因此深受当时民众喜爱和支持。”
赵林捐赠的这两份报纸是今年年初,他刚从一名收藏家手中购得的。“老报纸上的报道证明了日本不断增兵华北,肆意挑起战端,妄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的野心。我特意选择在‘七七事变’纪念日的时候,把两份报纸捐赠给抗战馆,希望这些史料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以物证史是还原历史真相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也为我们客观认识历史提供了依据。”一名大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

赵林先生(左)展示捐赠的《世界晚报》
消息来源:2012.7.8 《北京日报》第三版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