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搜集“天下第一”系列门券,近日到北京恭王府探访被称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碑。
恭王府的福字碑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其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将迎来60寿辰。不幸太后重病缠身,久治不愈。什么能作为祈愿健康长寿的最佳礼物献给太后?这让19岁的康熙冥思苦想。
康熙对“福”字情有独钟,潜心钻研其韵味哲理,深思熟虑的“福”涵义,他凝神运气,倾注其智慧和功力于笔端,一气呵成写下一个“福”字,并盖上“康熙御笔之宝”的大印。太后得此“福”字,倍加欣喜,不医而康,延寿15年,至75岁高龄寿终。
康熙御笔的这个“福”字,蕴含着无穷奥妙和无限祝福。其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长瘦(寿)福”。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把福、寿写在一起的福字,被民间称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更让人叫绝的是,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多个汉字。右上角的笔画像“多”,下边为“田”,左半边似“子”和“才”字,右半边又像“寿”字,整个福字可分解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的福字。其中的“田”字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
至于福字碑是怎么来到恭王府的,至今仍是一桩悬案。福字碑藏身在滴翠岩下的秘云洞,这里是恭王府花园的龙脉所在。据说当年嘉庆查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和珅设计巧妙,动福字就动龙脉,这是皇帝最忌讳的,大怒之下,下令将假山封死,从此,康熙墨宝福字就在史书中消失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恭王府视察时,发现滴翠岩的石岩造型酷似“二龙戏珠”,依据“遇龙必有皇家之物”的说法,让工作人员仔细查找并掘开被封堵200多年的秘云洞,使福字碑重见天日。
我在报国寺收藏品市场淘到一枚带福字的恭王府门券。
现传几幅照片供大家欣赏。

排队观福

天下第一福字

福字碑

福字纪念品
恭王府门券

恭王府门券

带福字的门券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