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以来,我一共瞻仰过三次,没有一次留下瞻仰凭证和纪念品,在当时我的门券收藏近万张中,总觉得少点什么。1998年的夏天,妹妹同学的女儿把一套“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学生参观券”册,当礼物送给了我,我打开看到第一页竟是“毛主席纪念堂/免费瞻仰”门券(照片一),激动万分,我有了第一枚“毛主席纪念堂”门券!这枚门券是纪念堂夜景摄影版,非常漂亮。我参加保定门券协会后,我们的会长王建池又送给我一枚“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证”门券,这枚门券是纪念堂线条轮廓型绘画板,是集体带队瞻仰的凭证(照片二)。这两枚纪念堂门券为“同景”门券,放在一起欣赏遐想联翩,第一次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情景浮出脑海,在瞻仰厅正中央,是毛主席着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遗体,安卧在明彻的水晶棺中,零距离走进他老人家身旁还是第一次。从参加开国大典到九次在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检阅的情景,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还特别想起毛主席“显灵”的传说故事,就让老叟讲给朋友们听。
1993年,从河南省新蔡县田庄村,传出一惊世奇观,毛主席“显灵”了。解放近半个世纪了,怎么还放出这种传闻,还是从头说起吧!1975年8月,新蔡县田庄村的农民田树发为结婚盖了三间土坯房。次年,毛主席逝世,他将大队发的一张毛主席肖像张贴在堂屋正墙上,肖像两侧还有一副对联:“继承毛主席遗志,听从华主席指挥”。那是毛主席逝世后最时兴的对联。1988年春节前,扫房时,发现毛主席肖像有些破损,就小心翼翼的揭下,叠好保存起来。农民嘛,总要在堂屋贴点什么,曾到县新华书店去买新的毛主席像,但没有。贴张年画吧,觉得没啥意思,所以从1988年后,墙上没贴什么东西。1992年4月的一天中午,田树发坐在堂屋的门槛面朝里吃饭,偶然一抬头,发现墙上原来贴毛主席像的位置,隐约可见毛主席画像暗影,并逐渐显示,直到1993年春天,毛主席头像的轮廓渐渐变得分明起来,连毛主席下额那颗痣也一清二楚(照片三)。不久,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中原大地,人们说,这是毛主席“显灵”。开始是乡里乡亲的农民前来观看,后来越传越远,越传越奇,前去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参观的人从学生、老师、工人到省、市、县党政机关干部,从本县、本省到外省、市,还有港台来客。前去参观的人中,有些纯粹是出于好奇,但大多数参观者既有好奇,也有怀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心理而来。有的一进门,看见墙上毛主席“显灵”像,立即跪下给毛主席磕头,流泪。有位记者访问时,递给主人一支香烟,只见主人像点香一样点起那支香烟,并倒插在桌上的烟缸内,其实烟缸内有一缸烟蒂。这些烟蒂都是参观者带来给毛主席点燃的香烟,主人说:毛主席好吸烟,老百姓谁都知道。记者又问主人,为什么不在桌上供香烛?主人说:这是迷信,毛主席是不喜欢迷信的。这位记者在报道参观“毛主席显灵”处时的一则传闻中说:该家因收受参拜者的供品与钱款而发了大财,并盖起了楼房。记者看到主人至今仍住在旧土坯房内,可见“楼房”云云纯属讹传。至于是否收钱物,记者拐弯抹角地问及此事。主人坦诚的说:“参观者在桌上放香烟是常有的事,但陆续分给乡亲们抽了,我本人没有吸烟的嗜好。糕点、果品,有些是乡亲们送来的,他们中间确有人把毛主席视为神仙菩萨,这些果品也都送给乡亲们了。至于送钱,不能说没有,但很少。一年难得一二次或二三次。送五十、一百的,但一般情况我是坚决不收。这不时兴,因为毛主席不喜欢这一套”。他还拿出几张低面值的港币、台币给记者看,并且说:“本来有好几张,送给别人一些,以作留念,我留着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用”。记者还问及参观者有无留言?主人说:“有啊”!从1993年以来,15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港同胞都有人来,共写了留言簿24本。记者一一翻阅,大多留言都是怀念性质的,如“毛主席,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您!”“伟人犹在,万民导师”“光辉永照大地,与日月同辉”等等。但也有少数留言弦外之音:“毛主席是活神仙!”“毛主席比现在所有活着的人更有吸引力,更伟大”等。主人特别向记者介绍,每年都有非常感人的场面,那是一年的夏天,一位从新疆来的退休老军官,有七八十岁,进门一见毛主席墙上的像,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两个警卫要把他扶起,他还是跪着不起,失声痛哭起来,在场的十几人无不为之感动,都哭了起来。毛主席“显灵”的传说故事,是件真实的事,报刊均有报道,笔者保存有两份剪报(照片四)。
后话,主人田树发告诉记者,如今墙上显出了毛主席像,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要再盖新房也困难了,1999年底,驻马店地委的一位干部陪省里一位大官来这里参观时说:“你的老屋成了省重点文物,要好好保存!”这位主人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非真的认为是毛主席显灵。如何解释,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到田庄村考察,认为毛主席像显影这个现象的出现,应该与田树发家张贴画像的墙壁的特殊条件有关,可能是原画像上的颜料,油墨与墙体发生了某种物理化学的“转印”反应形成的。但这一说法只是一种假设和揣测,是否有重复性,能否令大家信服,还需权威机构的人员做进一步探讨,以解之谜。
朋友,待看其它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门票
瞻仰正
显灵处
剪报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