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情满中秋
——从“券说中秋”到“券说重阳”
中秋月,它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洇浸着几多离愁,几多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中秋赏月成了人们,特别是文人与月的一场天上人间的对话,成了人对月的一次心灵解读。也成为券友们对情感尽情释放的一个节日。

曾记否:
2011年的中秋,门券收藏研究网组织了“券说中秋征文”,彭安荣、都兴水、吴士育等23位藏家妙笔舒胸臆,在券研网“券说”系列征文活动中留下了积极支持与踊跃参与网站活动的一段佳话。
曾记否:
彭安荣先生的《网站兴旺 中秋月圆》将刚刚圆满结束的券集展赛与征文活动连接在一起,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构思。
白纪元先生的《中秋情怀》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挂念和祝福。
王丽荣女士在文中倾诉了自己对原载异国他乡亲人的思念,感情真挚,引人共鸣。
王继平先生回忆了女儿对自己门票收藏爱好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看到了女儿的孝顺兼备与父亲发自内心的欣慰。
李新建先生的《活油月饼》则抒发了自己永留心中的那份童年亲情。
彭水珍女士在文中以淡淡的乡思勾画了一副家乡中秋图。
崔艳红女士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风,娓娓地向我们诉说了自己中秋之夜所思所想。
周新娥女士对家乡山西珏山月的描绘介绍,使读者心向往之、情向往之!
郭林生、刘镜芳夫妇在征文中睹物思人,回忆了与同乡同好杨帆先生的一段券为媒的交往佳话。
刘伟章先生的《中秋随想》,由中秋而想到了人类探月,想到了嫦娥奔月,更想到了平淡相聚的幸福,思绪深刻而富有启迪!
吴士育先生的《八月十五话中秋》,详细地介绍了中秋节的来龙去脉,使读者在欣赏美文佳券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叶永坤先生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闽南博饼风俗,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息。
王振玉先生在作品中以诗谋篇,充满了书卷气,给人以文学享受。
罗本舜先生采用大量的门票图片向我们详尽地介绍了祖国十大赏月胜地,为我们中秋赏月地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具体直观的资料。
胡保平先生展示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票品,使我们系统的领略了“中秋团圆日平遥相逢时”国际摄影界的盛会和盛况,令人耳目一新。
都兴水先生的作品以文美、票精、图靓 闪亮出场,令读者眼前一亮。
秦曙韵女士则全篇用电信卡为图,非常靓丽贴题,扩大了大家的收藏视野,展示了一片全新的收藏领域。
曾记否:
“券说中秋”征文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网站券研部部长张景生老师以《情满中秋》为题,撰文称道这次征文“许多作品‘文稿券集化’,是门券收藏史上的一大创新”。
曾记否:
一个月的活动结束后,许多券友跟帖表示还没有来得及动笔写文,许多朋友的佳券还没有来得及展示,许多朋友的依依深情还没有来得及抒发,……。对此,张景生老师感慨道:来日方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日月轮回,又是一年月儿圆!在今年欢度中秋、喜迎国庆之际,券研网举办的“券说”系列活动——“券说重阳”征文已经到了接收稿件并网上展示阶段。
如果您在去年的“券说中秋”征文中未及投稿或意犹未尽,请在今年的“券说重阳”征文活动中继续抒发胸臆。
如果您的作品已经完稿还未来得及发送,请您及时发到张景生老师邮箱zhangjingsheng1015@163.com或网站编辑部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
如果您的作品还没有收尾,今年中秋、国庆有八天的长假,请您在假期妥善安排是时间,完成作品一定没有问题!
如果您的作品正在构思中,从现在起距离10月28日截稿还有29天,撰写一篇征文还有足够的时间。
赶快行动吧,网站活动期待着您的参与!
赶快动笔吧,“券说重阳”征文期待着您的佳作呐!
【编辑:王建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