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重阳节的认识,我老实交代是知之甚少的,要是没“百度”对我的普及,我还是一个“重阳盲”。 也许是地域关系,我的家乡——台州市三门县对重阳节并没什么特殊的纪念活动,所以不认识能祛邪辟恶的茱萸,也无雅兴赏菊,更没喝过菊花酒。我不知道全国各地是不是还一直坚持着古人留下的过节方式,反正我从小到大没经历过。 不知何时起,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节日名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难道那天天上会出现两个太阳?这是一个以天象命名的节日?这样的疑问我也一直没向大人求证过,因为这个节日不放假、没啥好吃的特殊食品、没新衣服穿、没压岁钱拿,因此对于孩提时期的我是很难激起兴趣,去探寻其来龙去脉的,对这节日的认识浅薄恐怕也是源于此吧! 步入中学,我和伙伴们则还天天厮玩在田野、山林,而有些早熟的少男少女已经开始偷偷捧起琼瑶的爱情小说、金庸的武侠巨著。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早读、课堂、课间休息……,都看得如痴如醉。我不明白这些书有何等的魔力,等到他们不小心被老师一本本没收,一个个同学找我帮忙,让我向老师要回。参插一句,因为班主任的爱人是我父亲手下的员工,所以要回书是比较容易的。呵呵!要回书的同时我也试着翻阅,但还是不明白书中的魅力。后来通过看电视里的武侠片,才知道有一位绝世高人,名字叫王重阳,那个时候就觉得,名字叫重阳的人物肯定厉害,不记得当时是不是还曾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陈重阳”。 至于重阳登高,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那都是以后渐渐了解到的。这次既然是“券说重阳”,理应首推门券来展示,我试着找些全国各地关于重阳节活动的门券,但翻遍藏品,少之甚少。是不是全国各地对这节日不重视呢?不对,我们不能怀疑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对传统节日的纪念,还是归为自己“家底”不丰所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