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黄河》(下)

收藏专题A4幅面80片

天津:王述育
显示日期2012-10-24;访问次数:556; 电脑端

 

 

 

 

 

 

 

 

 

 

 

 

 

 

 

 

(第一框效果图)

(第二框效果图)

(第三框效果图)

(第四框效果图)

(第五框效果图)

【编后语】 当我们将王述育老师的专题收藏册进行技术处理后,通过网络变“自赏”为“众赏”时,您从中看到什么、学到什么、想到什么了呢?您又得到什么启发呢?很想听一听朋友们的看法。欢迎大家提供观后心得方面的稿件。

                 【编辑 陈明新】

编辑:陈明新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0-24 09:23:26

精心编排,精心挑选,顺流而下,饱览黄河。但必定是几年前的旧作了,如能增添点睛文字,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再适当配以背景图片美饰,一定会成为一部主题深刻,内涵丰富的鸿篇巨制!

姓名:张全保; 时间:2012-10-24 09:25:48

愿更多藏家的门券收藏册走出深闺大宅,与朋友们见面!全品相门券编排的作品也展示了门券藏家自身的收藏水平,可以起到引导更多的朋友向高水平收藏看齐。这部王老师的专题收藏作品册,十分耐看,令人感叹!

姓名:风然; 时间:2012-10-24 10:10:45

王老师精心之作,叹为观止,学习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0-24 10:24:14

好!非常好!!很有启发。我的黄河专题至今已经3年,也搞不出来,实在惭愧啊!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0-24 12:56:25

洋洋大观80片,倾注了王先生不少心血。叹为观止,佩服!
感谢陈明新、张全保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得以使我等一饱眼福。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0-24 13:32:30

好!高!220余枚门票述说了黄河,展示了黄河两岸的古代和现代景物及文化,学习并欣赏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0-24 16:23:21

许多券友为了参展,将门券制作成27X39的大贴片。现在要在网上展示就麻烦了,我曾试过将贴片一半、一半扫描,但拼接后还是对不准。请教!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2-10-24 17:17:30

黄河有悠久的历史,黄河门券的的制作也是无止境的,学习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2-10-24 18:19:52

王老师以专题门券收藏册的形式整理门券,值得学习推广,收藏册可以直接参展,也可分若干小专题参展。祝贺王老师的创新大作。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0-24 19:59:25

鸿篇巨作,令人大饱眼福。
小贴片制作便于保存,但是许多大票只能倒置,实展影响观赏效果。现在许多景点的门券越来越大,有的27x39的都放不下。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0-24 20:16:35

王老师的精编巨作,令人大开眼界,学习了!最好能附上一幅黄河走向图。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0-25 09:04:39

欣赏了王老师上、中、下黄河专题,令人赞叹。有的门票是第一次见到,实属券中精品。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2-10-25 09:51:20

谢谢老师们的关注和点评!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2-10-25 10:00:24

顾老师:您好!比较清晰明确的黄河流域沿线走向图,我多年来一直想搞到,也特别希望老师们能提供。谢谢!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10-25 11:54:54

欣赏大作,收获很大.向王老师学习,致敬!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10-25 11:56:43

回罗本舜会长:大贴片扫描很麻烦,因为大扫描仪使用较少,购买价高,一般单位没有大扫描仪,家庭更不用说。如要扫描,需要去专门从事制图或印刷的单位,但收费不菲(五年前我曾扫描‘奥运’展集,5.5元一张,还是熟人介绍)。建议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将相机上三角架,中轴倒置,镜头朝下拍摄。可试试。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0-26 13:19:15

黄河,母亲河,我爱你!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