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说券(8) 三潭印月的传说故事

保定市:刘铭元
显示日期2012-11-10;访问次数:1245; 电脑端

   在中秋节,把三潭印月的门券、旅游证章和纪念照放在一起欣赏(照片一、二、三、四、五),身边的留声机播放着《三潭印月》、《汉宫秋月》(亦名三潭印月)广东音乐老唱片,别有一番风味,其乐无穷。脑海浮想联翩,三潭印月的传说故事浮现眼前。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鲁班带着自己的小妹妹在杭州收徒开店,恰逢西湖内的一个黑鱼精作怪,把城给淹了,扰乱了鲁班的生意不算,还看上了漂亮的鲁班小妹,想娶为妻,不然,就让全城百姓不得安宁。鲁班和小妹以全城百姓大局为重,先答应下来,再设计捉拿这万人恨的黑鱼精,鲁班说:要娶我小妹也可以,先把水退了,再容我三天,让我制作一鼎香炉为小妹作陪嫁,你必须亲自背回你家,每天烧香,第四天你来娶亲。黑鱼精心想这有何难,满口答应。三天过后,黑鱼精高高兴兴的来背香炉,虽然香炉个很大为石质,三足距就有186尺,黑鱼精背起来就走,还一边回头对鲁班说:明天,我准时来娶亲。黑鱼精背着香炉刚到湖面,觉得香炉愈来愈重,其实是鲁班在岸边发功力,突然香炉倾斜,一下子把黑鱼精扣在香炉里,而且慢慢下沉,把黑鱼精闷死在淤泥中了,香炉只剩下三条腿,形成了三个石塔状,称三潭。

   香炉的三条腿,经历代能工巧匠的雕琢,在西湖水面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现在看到的三座石塔,足距62(正好是香炉三足距186尺),塔高露出水面2,由基座、塔身、宝盖、葫芦顶组成,塔身呈球形镂空,周身开有五个小圆孔,孔边饰浮雕花纹,每到中秋节,西湖人总会在石塔内点燃蜡烛,洞孔蒙上薄薄的白纸。皓月当空之时,三座石塔的十五个圆孔像月亮一样,并映到水中,还有天上的月亮和水中映出的月亮,一共三十二个月亮,形成月影、塔影和烛影交相辉映的美妙景色,人们美称“三潭映月”。

   很早以前的一个中秋节,清康熙皇帝下江南,到“三潭映月”处赏月,被月光、烛光、湖光的映月美景所吸引而流连忘返,于是命左右拿来文房四宝,御笔一挥,“三潭印月”四个刚劲大字跃然纸上(照片六)。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很诧异,心里都在想:皇帝怎么把“三潭映月”错写成“三潭印月”了,但没人敢指出皇帝的错,他金口玉言,没办法改变,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后话,康熙皇帝真的把“三潭映月”错写成“三潭印月”吗?在康熙的脑海里,他希望“三潭映月”的美妙景色永远“印”在西湖水面,不希望“映”一时而已,一字之易,倒颇脱俗,从此“三潭印月”名声远扬。这般美景,还被用在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景上(照片七)。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门票

 

 

门票

 

 

纪念章

 

 

三潭印月纪念照片

 

 

 

三潭印月碑亭纪念照片

 

 

三潭印月御笔纪念照片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三潭印月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11-10 07:17:34

图文并茂的好文章,读后增长知识,感谢刘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1-10 07:30:50

“三潭印月”原来如此。有意思。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2-11-10 08:33:25

蛮有趣的故事。谢谢刘老。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1-10 08:54:49

又了解了一段趣闻。

姓名:风然; 时间:2012-11-10 09:22:17

这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了,几十年了,几乎忘了!谢谢刘老!

姓名:雨人; 时间:2012-11-10 09:54:23

听故事,赏门券真好!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1-10 10:04:29

我爱听刘老讲门票上的故事!!!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2-11-10 10:58:23

话说门券故事,带给人们享受。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1-10 15:31:19

三潭印月的纪念章好漂亮,谢谢刘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1-10 15:49:11

三潭印月的故事优美动听。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11-10 16:49:43

聆听三潭印月趣事,一睹刘老当年风采!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1-10 20:27:56

这么多好听的故事,谢谢刘老师讲解。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1-10 20:45:36

好听好听,一个美丽的故事!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1-10 20:56:25

这个故事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趣!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1-11 17:54:07

一个美丽的传说,阅文赏券,真好!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1-11 18:39:54

刘大哥知识渊博!赞!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1-11 18:40:07

刘大哥知识渊博!赞!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2-11-12 17:50:52

刘老处处皆文章,读来心畅知识长。感谢刘老!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