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届展》展集“前言”

四川省:李克定
显示日期2012-11-25;访问次数:523; 电脑端

    编者按:这篇文稿是李克定老师为他的展集《门券届展》撰写的前言。经与李老师电话沟通,他发来这篇“前言”,意在希望文章中的两点提法引起大家的关注并讨论,一是他在门券收藏的提法上使用了“旅游门券”(原先多提法为‘门券’),二是对“纪念券”的提法

 

  

 

《门券届展》,从1985810日武汉举办第一届全国名胜古迹参观展览到全国第十七届门券收藏展,已经是27个年头了。每两年一届,一直在全国各大城市延续下来。民间收藏名目繁多,但像门券收藏界这样的办展干劲,恐怕是不多的。邮展虽然比比皆是,但邮展是靠层层政府邮政部门牵头,而门券则纯属民间自办自演,门券展览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群众化的民间文化活动。尽管门券收藏与展出还游离于旅游和收藏之间,是出于经济利益和爱好双重性决定的。但基本定格于旅游门券为先导,以门券收藏为根本的放射性、开放性格局。这一定局是经过近30年的摸索和总结出来的。这一经验,体现了统筹兼顾原则,能为不同观点所接受,实为民间收藏文化活动的奇葩。

门券收藏届展纪念券是这项群众性、全国性活动的历史纪录,每一届在一个城市,是城市间的接力,有利于推动此项文化活动深入和广泛开展。应该说明的是,一、二届展基本上是一个城市封闭式的活动,也没有纪念券,这里收集的一、二届纪念券是举办人制作“后补纪念券”。总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缺,冯达材先生是届展的创始人,功不可没。

历届券展的纪念券以哈尔滨和黄石的两届搞的最好,主办人的王庆堂和彭水珍值得表扬。

门券届展纪念券,仅仅是“届展”的索引,并不能反映全貌 ,但它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此信息输入给保定网站·李克定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1-25 09:18:34

文章很好,学习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1-25 10:59:48

学习了。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2-11-25 13:43:17

纪念券真实的记录了门券活动的历史,反映了券界的动态。不管谁说啥,我喜欢收藏。哈哈哈。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1-25 15:37:07

观点明确,学习!!!

姓名:陈捷; 时间:2012-11-25 15:49:13

学习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1-25 18:16:45

学习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1-25 18:24:37

学习了。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2-11-25 21:37:39

学习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1-26 09:50:07

雁过留声!

姓名:衡阳王朝晖; 时间:2012-11-26 16:02:48

我也学习了!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2-11-26 21:23:32

学习了!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2-11-27 20:13:03

学习了,谢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