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襄阳市汉水边。是纪念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祠宇,有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碑廊陈列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和当代书家石刻百余块,其书法韵味生动,炉火纯青。
最近,有朋友来襄阳。他去米公祠游览,给我带回一张米公祠的门票,是我原来没有的。
此票宽29cm,高8cm,纸的质地如明信片。反面印米公祠简介和票价。票面的主要部分如同展开的卷轴,上面是米芾的《研山铭》拓片。左边隶书“襄阳米公祠”,右边注:珍藏版门票和米公祠朱印,整个票面尤如一幅书法精品。(见图)。门票上印有名人题词和书法作品的多见,除字数较少(如岳麓书院、避暑山庄)的题词外,书法作品多作为背景,突出占据画面主体的不多见。此票将成为此类专题藏友的最爱。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米南宫。祖居太原,迁襄阳,最后定居润州(今镇江)。徽宗朝任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米芾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爱奇石。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画法突破勾勒加皴的传统技法,水墨淋漓,烟云掩映,树木简略,妙于熏染,号为米氏云山。
研山是一块灵璧石山形砚台,相传米芾晚年得到此石,爱不释手,连续三夜,抱石入睡。一日,米芾挥毫泼墨,留下千古名帖《研山铭》,也是石痴米芾爱石颂石的一段佳话。
米芾《研山铭》原藏圆明园,后流失海外。2002年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上以2999万元出资收购,交由故宫博物馆收藏。资料显示:《研山铭》分三部分。
一、米芾书写的三十九字。二、手绘研山图。三、米芾之子米友仁和他人题跋。
《研山铭》第一部分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三十九个:“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释文: “研山铭 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运笔刚劲强健,颇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端庄之中婀娜多姿,沉顿雄快,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附:我所收集到的襄阳米公词部分门票
【编辑:王建池】